揭秘! 冠病疫情下在新加坡復航的遊輪,原來幕後藏著這些不為人知的細節

2020年11月18日   •   1萬次閱讀

星夢郵輪的世界夢號。(星夢郵輪提供)

作者 侯佩瑜

頂郵輪集團的世界夢號(World Dream)11月6日晚上9時,載著近1400名乘客從濱海灣遊輪中心出發,是疫情當下,本地首個復航的遊輪,為遊輪試行計劃打響第一炮!

那你知道在這個非常時期,安排1400名乘客登船吃喝玩樂,需要多少名船員來支援才能啟航?

答案是: 1100名船員。

平均一名船員只服務1.3名乘客。

疫情前,世界夢號可承載超過3400人,如今人數只能減半。

那麼啟航前,如何才能從世界各地將這1100名船員集中在遊輪上?如何才能讓停航了七個月封存起來的郵輪做好準備工作,迎接期待著安全出行又能享受奢華的客人呢?

據《海峽時報》報道,19層高的「世界夢想號」從荷蘭鹿特丹(Rotterdam)出發,穿越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搭載著來自歐洲和埃及的船員,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在10月25日抵達新母港——新加坡。

其他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的船員則各自飛抵新加坡。

全體船員在開工前都需要完成14天隔離,要麼在郵輪上,要麼在新加坡的酒店裡。

他們也需按階段完成強制冠病檢測,取得陰性結果後,才可上船值班。為了減少互相感染的風險,他們的住宿空間和工作空間的密度也減少,加大了員工與員工之間的距離。

所有船員都必須接受疫情期間的相關安全培訓,有些是通過Zoom視訊方式進行。

負責管理大部分工作人員的佩拉爾塔(Jarwin Tan Peralta,40歲),如今多了一個應對疫情的職位:安全措施員

他介紹說,運營方雲頂郵輪集團也在新加坡聘請了安全距離大使,來確保安全距離措施的施行,他們當中有前導遊、空姐和酒店員工。

據知,首航聘請了約40名安全距離大使。

他指出,新的安全措施包括,放置比過去多出六倍的500瓶洗手液,以及一旦船上不幸暴發疫情時,如何讓船隻安全返航的流程等等。

星夢郵輪對遊輪的防控流程和緊急應變機制進行了重新審核評估和全面提升,並嚴格遵循各地政府的防疫規定和最新指引,制定了一套更為全面和完善的防控措施。

這涵蓋航行前健康審查、社交距離。對客房、船員房間、公共區域及娛樂設施進行持續及徹底的高頻率清潔和消毒,以及食品安全措施等。

全體遊客不僅需要測量體溫並提交健康聲明,所有乘客在登船前還需要進行快速抗原檢測(Antigen Rapid Tests,簡稱ART),檢測結果呈陰性的乘客才能獲准登船。

登船的乘客都須通過抗原快速檢測。(新明日報)

所有登上遊輪的乘客,必須在任何時候都隨身攜帶「MICE防疫器」(MICE指「大型會展與獎勵旅遊活動」),進入任何設施前都以此作為安全登記入場,直至下船後歸還。若乘客遺失MICE防疫器,將被處以25元罰金。

遊輪上的醫療診所也設有冠病檢測設施。(新明日報)

遊輪上也設有醫療診所,這個24小時診所每一次輪班都有兩名醫生,也有一名冠病感染控制醫生。該名醫生將密切關注船上的安全措施,疫情控制情況。

遊輪上的醫療設施還包括7間隔開病房,與34間隔離病房。診所也有設施進行PCR檢測。

乘客要使用遊輪上的設施都須提前預訂。例如游泳池,每名乘客在整個航程只能預訂一小時游泳時間。每個泳池一次只能有26人,包括成人與小孩的泳池。

(聯合早報)

餐廳用餐時,自助餐都改由工作人員幫忙盛菜。餐廳也設有自動清洗系統,乘客無需觸摸,通過感應就可洗手與取紙巾抹乾雙手。

乘客要使用設施須提前預訂, 到餐廳用餐時,改由工作人員幫忙盛菜,不再是自助餐。(聯合早報)

另外,集團旗下郵輪所有客房及公共區域均可實現100%室外新鮮空氣循環,保持新鮮空氣恆定流通,不循環不交叉。

至於表演舞台,也需要遵守防疫措施。

例如,聖誕節招牌演出VERRY CHRISTMAS的舞台音樂劇里有14名健碩的聖誕老人。他們表面戴著鬍子,其實鬍子底下全戴著口罩,因為防疫措施規定,舞台上只要有超過10名表演者,全都必須戴口罩。

為了安全起見,觀看座位是根據客人所入住的甲板來分配的。觀眾人數不能超過250人,也特別安排了單獨的入口和出口讓他們進出場。

佩拉爾塔。(海峽時報)

來自菲律賓的佩拉爾塔也談及復航後的雀躍心情, 他說,過去幾個月,他獨自在空蕩蕩的世界夢號上吃飯,來回走過黑暗的走廊。

「我們已經走出了黑暗的走廊和船上人煙稀少的窘境,到了明亮的燈光下,到處都是人的情景。」

對熱愛交際的他來說,能夠重新在船上體驗煥發的活力是「相當感人的」。

電腦又啟動了,1400名客人的歡樂也顯而易見。

為了這趟復航,佩拉爾塔剪了個新髮型,帶著新希望重返工作崗位。

雲頂郵輪集團國際銷售部主管兼星夢郵輪總裁吳明發告訴《聯合早報》,準備復航之路不乏挑戰。除了制定符合國際水平的安全防疫措施,也須達到各國和地區的要求,獲取有關當局認可。

「我們上到遊輪後都掉淚,看到同事能回來上班,還是這麼開心地迎接客人……11月6日是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對本地遊輪和旅遊業都代表了新生機。」

「遊輪能起航,旅行社就能賣票,職員就能復工,這是個連帶效應。遊輪本身也需要船員,需要物資,這就是所謂的遊輪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