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乾貨】新加坡綠卡成功率全面剖析

2020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隨著美加澳新等傳統移民國家距離遠、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難以適應、全球徵稅等弊端日益凸顯;小國護照也一度備受吹捧,但了解過稅務的人都知道,國籍≠稅籍,一本小國護照根本無法解決實質性問題;再加上香港去年修例風波產生的連鎖效應。

去年開始新加坡成了熱門移民國家,諮詢量和關注度直線上升。對中國高凈值人群而言,新加坡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媲美英美的教學質量、中英雙語的獨特優勢、完美規避CRS和FATCA、健全完善的經商政策、親民和諧的法治社會等綜合優勢,成為海外移民首選

誠然,新加坡移民的熱度不斷上升,但新加坡綠卡也確實不好拿,我們今天就和大家好好剖析一下新加坡綠卡成功率的「秘密」。

01

拿新加坡綠卡的途徑

分析綠卡成功率之前,我們先來捋一捋拿新加坡綠卡的途徑。根據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公布的資料,目前可獲取新加坡永久居留權(簡稱PR)途徑包括上圖的6種,前3種屬於親屬移民,我們外國人可選的有後面3種途徑:

圖源: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

1、EP/SP准證持有者

這是目前大部分人選擇的移民方式,通過在新加坡受僱或創業的方式拿到工作準證,達到一定的條件後進一步申請綠卡。

我司提供的方案包括債權投資、股權投資、創業移民等,3個月拿到EP工作準證,全家移居新加坡,3年拿到綠卡。

點擊圖片

了解新加坡移民項目

2、在讀留學生

這是政府在2017年12月公布的政策,需同時滿足3個條件:

新加坡的在讀留學生

在新加坡居住2年以上

必須通過一項新加坡國家考試(PSLE/N水準/O水準/A水準等)

我們曾經對留學生移民的政策做過詳細的介紹,點擊圖片查看:

3、GIP投資移民

作為新加坡移民方案中時間成本最低的方式,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對申請人的審核非常嚴格。申請人必須擁有豐富的從商經歷和成功的創業背景:

申請人必須有至少三年的創業經歷,並提交企業最近三年審計的財務報告

申請人的企業必須屬於在附錄A行業列表中的一個或多個商業領域(房地產行業除外)。

點擊查看大圖

企業最近一年的營業額必須達到至少兩億新幣(約10.5億人民幣),並且最近三年的年均營業額必須達到至少兩億新幣

如果企業屬於私人所有,申請人必須持有至少30%的股權,申請人的職責範圍及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將作為審批的考慮因素。

GIP投資移民計劃提供三種投資方案:

投資至少250萬新幣(約1250萬人民幣)建立新的商業實體,或擴充現有商業實體。

投資至少250萬新幣於新加坡政府指定的基金公司。

投資至少250萬新幣到現有或新成立的新加坡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並至少管理兩億新幣資產。

我們曾經對GIP投資移民做過詳細的介紹,點擊圖片查看:

其實,除了上述3種方式,還有2種比較少人知道的方式,同樣可以拿到新加坡綠卡: 4、PEP個人就業准證持有者

PEP-Personalized Employment Pass (個人化就業准證)是新加坡設置給外國高收入專業人士的准證,是極其高端的工作準證。新加坡人力部(MOM)每年批出不足30張,對個人要求非常高,目前PEP准證進一步申請新加坡綠卡成功率100%。

點擊圖片

了解新加坡PEP移民項目

5、設立新加坡家族辦公室

新加坡為了進一步加強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出台了針對基金的稅收激勵措施:13CA、13R、13X免稅激勵計劃,2024年12月31日前註冊的基金公司皆可終生享受此稅務豁免。

通過在新加坡設立單一家族辦公室配置和管理資產(資產管理規模500萬新幣起),讓家族成員在家族辦公室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獲取高級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EP准證)。約兩年後,就可以申請新加坡全家永居身份(PR),實現移民。

13CA、13R、13X計劃一覽表,點擊查看大圖

點擊圖片

了解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移民項目

02

新加坡綠卡成功率分析

在上述5種方式中,以EP准證申請綠卡為主流方式,目前絕大部分外國人都是通過這一途徑獲得新加坡PR。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EP轉PR」為什麼這麼難?

1、EP准證配額不多,門檻不斷提升

從人力部公布的准證數量來看,新加坡每年發出的EP准證數量比較平穩,2019年比2018年多發了3200張,EP准證是面向企業高管和專業人士的高級工作準證,新加坡精英匯聚,申請者需要和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競爭。

來源:新加坡人力部官網

近年來,新加坡政府為了保障本地人的就業平等而出台了系列政策,包括更新「公平考量框架」,加大對違規企業的處罰力度;上調最低月薪要求等,使得EP准證的門檻不斷提升。

圖源:海峽時報

今年1月,人力部更新申請EP准證的公平考量框架(Fair Consideration Framework),全面提高了行政處罰,違規企業將被判刑和罰款。

今年3月,人力部重磅宣布,即將調高EP准證的最低月薪要求:從目前的3600新幣上調至3900新幣,新准證申請今年5月生效,准證續簽明年5月生效。

2、新加坡綠卡獲批非常個性化,方案無法複製 國內大部分移民中介並不具備辦理新加坡移民的專業能力,對移民政策也沒有足夠的理解,對客戶的服務承諾僅限於拿到EP准證而已。實際上,新加坡的綠卡審批一直都沒有明確的量化標準,即使被拒,批覆文件也不會作任何說明。因此綠卡的獲批非常個性化,為客戶設計的申請方案也無法完全複製。 哪怕是擁有高學歷,長期在新加坡工作的EP持有者,在申請綠卡時也處在年年申請、年年被拒的窘境。來看一組來自新加坡PR統計網站的真實數據:

EP+DP 建築業,來新10年 , 申請超過5次,最後APPEAL 成功

Poly + NUS 來新8年,工資4000+ 申請3次成功

男單身,來新6年,諮詢行業月薪8k,申請兩次才成功

EP+SP 來新11年,申請7次成功

去年批出的新加坡綠卡有32,700張,平均每個工作日有一百多人獲批。這個數字乍看上去似乎還不錯,再看看最近幾年每年約十萬人提交綠卡申請,而這當中還有不少是給公民和綠卡居民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給到我們外國人的配額就更少了,獲批率不足30%。

3、翌新海外承諾服務到客戶獲批新加坡綠卡

翌新海外分析以往獲批的成功案例,結合新加坡的移民法案、社會需求等,總結出移民局審案時主要考慮的幾個方面:

申請者的年齡

家庭背景

對新加坡經濟的貢獻

對新加坡社會的融入度及認同感

翌新海外從事新加坡移民多年,眼看著想拿新加坡綠卡的中國家庭越來越多,申請人的經濟實力也確實越來越優質。但新加坡綠卡作為稀缺資源,競爭也日趨激烈,申請難度逐年增大。新加坡政府批覆綠卡也非常「任性」,採取「三不」政策:

不拒絕(符合條件的人都有遞交申請的自由);

不公開(獲批綠卡的條件不透明);

不解釋(從不說明拒批理由,但歡迎再次申請);

對於有意移民新加坡的高凈值家庭而言,除了明確新加坡永居身份能解決您面臨的實質性需求,同時也要有心理準備,獲批新加坡綠卡絕不僅是錢的問題,除了我們移民機構的努力外,還需要您和家庭的通力配合。 在綜合考慮移民後對整個家庭的長期發展的性價比,相信您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