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年夜飯,舌尖君總能想起小時候,所有親戚齊聚一堂,媽媽和阿姨在廚房忙活,小孩子在院子裡大鬧,爸爸則和叔叔伯伯們在客廳泡茶聊天。雖然每年除夕夜吃的東西都大同小異,可不知道為什麼,這永遠還是一年中最期待最興奮最幸福的一頓晚餐。大概這就是團圓的力量吧!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為年夜飯忙乎,但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風味。跟著舌尖君一起體驗一下各地美食風味吧~

東北特色
東北人的年夜飯離不開四樣食物:雞、魚、排骨和豬蹄,而排骨可不能隨便擺放,需要一層層妥妥的疊放起來,象徵著來年節節登高。


北京特色
之所以將一種節日零食「糖瓜」作為北京的代表年「味」,因為糖瓜的外形圓圓胖胖的,樣子就充滿了喜慶,讓人愛不釋手。


四川特色
川味臘腸是四川人的年夜飯上不可缺少的主角,當切成薄片的麻辣口味的香腸端上飯桌時,才意味著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的正式開始。


廣東特色
粵菜講究「意頭」,生髮菜與粵語「發財」諧音,豬手則意指「就手」,即得心應手。「發財就手」意為馬上發財,是廣東人過年必吃的「意頭菜」。


福建特色
福建喜慶名菜「扁肉燕」。「燕」與「宴」同音,取意「亂」被「壓」下,寓意「太平」,就又有「太平燕」之說,是富貴平安、團圓興旺的象徵。閩菜甚至有著「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的說法。


香港特色
香港盆菜源於客家傳統的「發財大盤菜」,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大盆,將食物層層堆迭到裡面,最易吸收餚汁的食材通常放在下面。一層一層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濃,漸入佳境,寓意喜慶團聚。


新加坡新年必吃
新加坡境內生活著大量的華人,這些華人多數以福建和廣東兩個省的居民占多數,另外也有一少部分的海南人及客家族人。來自多個地區的華人同在新加坡過新年,也依然會在吃食上保持著自己故鄉的傳統,另外還有一些融合了各地特色的菜肴。
發財魚生
撈起魚生,又稱七彩魚生,簡稱撈起、撈魚生或撈生(「撈」是粵語「拌」的意思),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過農曆新年時的特色賀年食品,多於人日食用,代替七菜羹或七菜粥。七彩繽紛的魚生有七彩燦爛的好意頭,而「七彩魚生」這個名稱,又有「風生水起」及「越撈越旺」的意頭。

七彩魚生是由九江魚生演變而成,近日也有用鮭魚生魚片。材料包括魚生、生菜絲、西芹絲、紅蘿蔔絲、薑絲及花生碎等,醬料以酸梅膏加桔子汁添糖水調成。做法首先是將各材料逐一加到碟上,每加一樣材料,都要說一句吉祥話。當所有材料加好後,圍桌的所有人就會拿起筷子,把所有材料撈(拌)在一起,口中要同時說「撈起撈起」。當材料拌勻後,便可以食用。
魚生裡面每個食物都有它的意思:
紅蘿蔔絲 | 鴻運當頭啊
青木瓜絲 | 青春永駐啊
三文魚條 | 年年有餘啊
胡椒粉+五香粉 | 五福臨門啊
一碗香油 | 來啊、財源滾滾來啊
酸柑汁+酸甜醬 | 大吉大利、甜甜蜜蜜啊
乾果+花生碎+碎餅 | 金銀滿屋、遍地黃金啊
起筷撈生| 撈啊!撈個風升水起啊!
撈出運氣、福氣和財氣啊
然後大喊三聲 | 發啊!發啊!發啊!
「啊」很重要,語助詞能助興,
而且完全表現出華人過年的喜慶熱鬧氣氛和霸氣!
五福臨門
魚翅湯,五福就是瑤柱,人參,花膠,魚翅,鮑魚五種食材。用這些食材煮成一碗湯,味道鮮美又滋補養生。

好事發財
發財取諧音所以有髮菜,蚝豉,主料仍然很華麗,10頭鮑魚和海參。

羅漢齋
羅漢齋」亦名羅漢菜,是一道漢族傳統素菜。原是佛門名齋。本菜取名自十八羅漢聚集一堂之義,是寺院風味之「全家福」,以十八種鮮香原料精心烹制而成,是素菜中之上品。

娘惹黃梨撻
這種食品在當地人心中有著「旺來」的意思,而且它高達九層的造型,更是有著步步高升的意思。

金瓜麥片蝦
燕麥片是一種低糖、低熱量、高營養的健康食品。燕麥片用來入菜,尤其與炸蝦、黃油同炒成菜後,炸蝦外酥里嫩,麥片不僅黃油味濃,還香脆甜美,誘得人食慾大增。

辣子蝦
辣子蝦的做法可和四川辣子雞的做法截然不同,辣子蝦的辣是採用坡島獨特辣椒醬爆炒而成,蝦肉保持原來的新鮮香甜,這道菜可是怎麼吃都不會膩!

東坡肉
東坡肉,實屬江、浙菜名,用五花肉燉制而成。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肥而不膩,帶有酒香,十分美味。新加坡風味東坡肉保留傳統風味不僅,更是入口即化,美味可口!

海參鴨
海參與燒鴨完美結合,吃過港式燒鴨,吃過紅燒海參,你有吃過兩者相結合嗎?不嘗嘗你就OUT了!

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更是坡島人們的最愛!坡島的揚州炒飯更偏向于海鮮炒飯,炒飯米粒粒分明。揚州炒飯又稱「碎金飯」,更是除夕主食最佳選擇之一!


無論你在哪裡
在這個全世界華人共同歡慶的節日
都要好好和家人吃一頓,
預祝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