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可持續發展和環境部長傅海燕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上表示:儘管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並進行啦大量投資,但新加坡不會從「損失和損害基金」中提出索賠,也不太可能為此做出貢獻。

圖源:永續發展與環境部
相反,新加坡更多地將自己視為融資的激勵者,為處於風險中的國家提供融資,激活技術和為城市帶來解決方案。
損失和損害基金:一項突破性的協議
損失和損害基金是在去年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 COP27 峰會上首次達成一致,並於今年會談的第一天啟動的一項突破性的協議。該基金旨在從較富裕的國家抽取資金,以幫助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應對其影響,例如洪水、乾旱和其他氣候災害。
該基金將臨時存放在世界銀行,最初認捐的金額超過4億美元,其中歐盟2.25億歐元(2.46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億美元,英國4000萬美元,美國1750萬美元,日本1000萬美元。
這一協議被廣泛稱譽為歷史性的決定,因為各國首次認識到需要資金來應對與氣候變化災難性影響相關的損失和損害,並同意建立一個基金和必要的供資安排,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這是「走向正義的重要一步」。
新加坡:無意獲得這筆資金

圖源:today
氣候融資是一個長期的癥結所在,對排放負有最大責任的富裕國家沒有兌現支持脆弱國家的承諾,這些國家受影響最嚴重,但對全球變暖的責任最小,損失和損害基金的話題一直是杜拜會議討論的主導話題,然而並非所有國家都打算從這筆基金中受益。
新加坡可持續發展和環境部長傅海燕女士在COP28上表示:新加坡不會從這筆基金中提出索賠,無意獲得這筆資金,儘管我們必須在海岸保護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新加坡是一個島國,正面臨更熱的天氣和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正在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上個月,它宣布了一項計劃,作為海岸保護措施的一部分,在其東海岸開墾約800公頃的土地,超過1,000個足球場的大小。

圖源:雅虎
據報道,新加坡正在探討採用模塊化海岸線防護系統,以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這一系統主要為單層的混凝土防護模塊,並沿著海岸線排列,可提供長期且可靠的保護。
至於新加坡是否會為損失和損害基金捐款,傅女士說:「新加坡認為其作用更多的是為處於風險中的國家提供融資,有些國家已經表示願意向該基金捐款,從幫助我們的島國的角度來看,我們非常歡迎這一點。」
「在新加坡,我認為我們的資源將真正用於激活金融、激活技術和為城市帶來解決方案,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式為氣候行動做出貢獻,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歡迎。」
逐步減少還是逐步淘汰?碳信用的合作

圖源:雅虎
除了損失和損害基金之外,COP28氣候談判的另一個主要爆發點是關於是否「逐步減少」或「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措辭選擇,這一問題反映了不同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立場和利益差異。
傅女士說:「我們將不得不通過語言來找到可能的著陸區,我們現在正試圖找到能夠真正滿足大多數政黨需求的語言,這是一個非常民主的過程。」
傅女士還與挪威氣候與環境部長埃斯彭·巴特-艾德(Espen Barth-Eide)共同推動了減緩氣候變化的談判,她表示,讓每個人就如何加快世界凈零排放競賽達成共識的討論現在正處於關鍵時刻。
她說:「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找能夠滿足各方共同要求的解決方案,並試圖找到儘可能大的共同空間,我們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儘管我想說我們現在更接近於確定幾個核心的剩餘問題。」
新加坡也一直在積極為與其他國家在碳信用方面的更多合作鋪平道路,碳信用額是通過旨在減少、消除或避免碳排放的活動產生的,例如恢復森林或投資可再生能源。
新加坡已與哥斯大黎加、巴布亞紐幾內亞、塞內加爾和盧安達等國達成協議,從綠色項目中產生和購買信用額度。這些協議是新加坡努力實現其凈零目標的一部分,同時支持其他國家實現自己的追求,並展示其作為全球碳中心的潛力。
新加坡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展現了其獨特的視角和策略,它不尋求從損失和損害基金中獲得補償,也不願意為之付出代價,更傾向於通過融資、技術和創新來幫助自己和其他國家應對氣候危機。它也在尋求在碳信用市場上擴大合作,以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
新加坡的做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夠為其他國家提供借鑑,值得關注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