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為LV護照套正品,右圖則是答辯人所出售的假冒商品。(取自法庭文件)
(新加坡6日訊)一名新加坡男子將路易威登(簡稱LV)的假冒商品當作正品銷售,並且無視對他發起的訴訟,被法庭勒令向這家奢侈時尚公司支付20萬元的商標侵權賠償金。
路易威登馬利蒂埃公司(Louis Vuitton Malletier,簡稱LVM)本來索賠290萬元,不過法庭認為金額過高,最後宣判20萬元的賠償金。
《馬來郵報》報道,答辯人黃和生(譯音)通過社媒帳號「emcase_sg」和「emcrafts_sg」,出售假冒LV的手機殼、護照套、卡夾和錢包,價格比正品來得便宜。
其中,假冒護照套的售價為159元,而正品的零售價在560元至945元之間。
LVM於2022年7月發現這一假冒行為,並進行了「誘捕行動」,通過答辯人的第一個帳號,購買了價值2100元的商品。
在確認這些商品為假貨後,LVM於2023年3月發出停止侵權函。但,答辯人只是切換到另一個帳號,就又恢復操作。
第二次秘密購買後,LVM於2023年8月提起商標侵權訴訟,當時答辯人也沒參與任何法庭訴訟程序。
2023年11月30日,新加坡高等法院判決LVM勝訴。今年7月2日,法官判決LVM獲得20萬元的賠償,遠低於LVM基於29項涉嫌侵權行為索賠的290萬元。
法官的解釋是:「起訴方提出的290萬元賠償金額過高。」
雖然每項侵權行為的法定賠償上限為10萬元,但法官將賠償金額限制在9類商品,最高賠償額為90萬元。
法官還對LVM所遭受的經濟損失表示懷疑,並指出「奢侈品的仿冒品通常無法與正品相替代」。
法官在判決中稱,答辯人為「頑固侵權者」,其採取「欺騙性營銷策略」,包括轉發顧客的好評,以及招募有影響力的人將假貨宣傳為正品。
至於答辯人聲稱這些物品是用LV的正品材料「升級改造」的,法庭駁回了這一說法,稱其為「徹頭徹尾的謊言」。
法官批評了答辯人的行為,包括將其帳戶設為私密,同時允許關注者繼續查看帖子,稱其為「試圖掩蓋其侵權活動」。
法官也警告說,網絡侵權者對執法發出了獨特的挑戰。
「在線零售商可以採用類似九頭蛇的方法,即使一個頭被砍掉,另一個頭也很容易冒出來。」
答辯人沒有代表律師,而LVM雖然勝訴,但目前仍不清楚是否能收到這20萬元。
截至7月3日,答辯人的公司已被註銷,法庭上提到的兩個社媒帳戶也已消失。
然而,一個名稱相似的帳戶「emcrafts.sg」仍然活躍,並且似乎仍在銷售LV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