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數據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2023年國際研究,推出包含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的6849名科學家的國際研究人員的高被引研究人員名單。

新加坡國立大學大學44名教授學者、南洋理工大學42名教授學者獲得國際認可。
榜單數據
2023年美國高被引研究人員高達2669人,占總名單的37.5%,較去年有所下滑,但依然是全球排名最高的地區。中國今年排名第二,有1275名高被引研究者。
英國排在第三位,有574名研究人員,占8.0%,德國領先於澳大利亞,德國以336名研究人員排名第四,澳大利亞以321名研究人員排名第五。

排在後面的是加拿大(218人)、荷蘭(195人)、法國(139人)、中國香港(120人)和義大利(115人)。
機構方面,中科院在總排名中超越哈佛大學,名列第一(270名),哈佛大學有237名研究人員上榜,排名第二。

新加坡研究生的類型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修課型(By Coursework);一類是研究型(By Research)。
01 修課型碩士生
所謂的修課型類似於國內的專碩,主要任務就是上課和做Projec-t,對論文要求較低,在該寫論文的階段才會配備導師。
02 研究型碩士生
研究型碩士課程較少,一入學就配備導師,在徵求導師意見之後選修科目。之後他們在導師的指導和監督之下,開始課程學習,最後獨立撰寫並上交研究論文(評分),論文非常重要。
兩者之間的區別:研究型碩士生比較難申請(學制兩年),但是免學費,有獎學金;
修課型碩士生容易申請(學制一年到一年半),但一般費用自理。一般情況下,研究型碩士的含金量更好。
新加坡公立大學研究生申請 搜索
想要申請新加坡研究生,需要達到以下條件:
01 院校背景
如果學生本科為211/985的中國重本院校,均分需要在80分或更高,並且在申請時已經獲得至少雅思6.5或托福87的成績。
如果學生本科為「雙非院校」,則需要獲得更高的均分,並且提供更高的語言成績來彌補自己的院校背景不足,證明自己的學習能力同樣優秀。
02 課外活動
學生在校的綜合素質同樣重要。學生在本科中的校/省級獎學金證明、大型公益志願者活動、企業實習等均為提升自己綜合素質的有力條件,在申請時務必提供。
03 推薦人
推薦人將會客觀、公證的為自己提升競爭力,新加坡公立大學也可以從第三人稱對於學生本身的評價做出判斷,所以推薦信的內容也同樣重要。
04 個人陳述和個人簡歷
個人陳述和個人簡歷的書寫是除上述材料外最能體現自身價值的兩份材料,如果學生的個人陳述思路清晰,表達準確的話將會給院方教授非常深刻的印象。
05 大學表現
擇優錄取是新加坡大學的錄取準則,在學術方面表現優異的同學,申請成功率也就越大。
所以想要申請新加坡研究生留學,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儘可能提高自己的GPA。
除了學術成績以外,大學獲得的獎項,參與的活動,或研究項目,這些都能夠為你的申請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