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詹美回教堂(Jamae Mosque)位於牛車水唐人街區,一旁的摩士街(Mosque Street)便因它而得名。這座建築歷史幾乎和新加坡開埠歷史差不多長的清真寺混搭了多種建築風格:雙塔高聳的大門是南印度伊斯蘭建築風格,有塔斯干柱式的祈禱廳則帶有新加坡殖民地時代常見的歐式新古典風格,而零星的綠色琉璃花窗又為整座建築加上了一絲中式的色彩。





1819年,英國殖民者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之後便把這個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開闢成了一個自由貿易港,讓它在近現代「海上絲綢之路」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伴隨著新加坡的開埠而匯聚於此的除了歐洲殖民者還有馬來人、阿拉伯人和華人。除此之外,新加坡的新居民中還有一些來自印度:一大批印度人作為商人、勞工和士兵來到這座充滿機會的東南亞新港口城市,他們中的一支是來自印度東南烏木海岸的泰米爾裔穆斯林——丘利亞人,新加坡華人也把他們稱作「朱烈人」。





隨著丘利亞人的到來,他們也將印度穆斯林文化帶入新加坡,在這裡建起了丘利亞清真寺,詹美回教堂就是其中之一。這座清真寺始建於萊佛士登陸後不久的1826年,1835年重建後的樣子一直保持到現在。雖然詹美回教堂依街邊而建,雙塔的大門與街道的方向並無二致,但是進入內部可見穿過門廊之後的祈禱大堂軸線發生了變化,這是為了讓祈禱大堂中的聖龕能夠朝向聖城麥加的方向。如今的詹美回教堂除了是新加坡丘利亞穆斯林日常功修的場所,同時還開設有泰米爾語教門課程。1974年詹美回教堂被列為新加坡國家紀念建築。





從有形的建築,到無形的宗教,新加坡詹美回教堂融於一身的元素從中東到印度到中國再到歐洲……這大概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除了物產流通之外,在人、宗教與建築風格交流功能上的體現吧。




【探訪貼士】
地址:新加坡橋南路218號(South Bridge Road)
交通:從牛車水站(Chinatown Station,車站編號NE4)步行約5分鐘
開放時間:周六-周四:10:00-18:00 周五:10:00-12:00,14:30-18:00
注意:免費,可拍照,入內需脫鞋,勿穿著暴露(門口有長袍提供),勿喧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