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這些夜景,是我選擇去新加坡遊玩的理由

2024年09月10日   •   2907次閱讀

很多人去新加坡,只能看到其一半的美景。

錯過的另一半震撼,其實都藏在新加坡的夜景里。

對現代社會來說,以遊學的方式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很多人不知道,遊學是有歷史記載的。

遊學是一種古老的教育形式。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攜弟子周遊列國,一路遊說講學,一路觀察社會,開創了中國遊學的先河。

中國傳統遊學活動是古代知識分子人格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素為歷代文人學者所重。孔孟諸子的思想學說,許多就是在周遊列國的特定情境下闡發,在與學生或他者對話中形成的。

如果孔子穿越至今,可以去到更遠的地方,見到夜晚的新加坡,一定也會被這樣的夜景和當地的多元文化震撼……

魚尾獅身像是新加坡的地標性建築,這裡有著關於新加坡的美麗古老傳說。

魚尾獅來源於《馬來紀年》的記錄。公元14世紀,一位來自「三佛王國」名叫聖尼羅烏達瑪的王子在前往馬六甲的途中來到新加坡。他一上岸就看到了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頭獅子。

於是他把這個島命名為「新加坡」,在梵語中是「獅城」的意思,一條魚的尾巴象徵著它漂洋過海時非常美麗。

當夜色降臨,黑暗和遠處的海面將魚尾獅籠罩在神秘的氛圍中,遠方的傳說好像也成真了。

但是在魚尾獅公園的大橋上,除了遠方的傳說,你還可以眺望遠處的金沙酒店和遊船,欣賞夜間的燈光版魚尾獅。

這樣的現代夜景與古老傳說的割裂感,恐怕孔子來了也會驚嘆妙哉!

古人登高望遠,需要攀登高山。

現在只需要坐上金沙酒店的電梯,就能在新加坡賞夜景最高的地方,俯瞰整座城市了。

在這裡,白天能眺望遠處繁忙的馬六甲海峽,看船隻來往,具象化感受地理課本上的記載。

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和太平洋航運溝通的最重要通道,也是東亞、大洋洲國家和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地區航運的必經之地,被譽為海上航運的「生命線」。

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東南部,而馬六甲海峽是西北寬東南窄,其西北端寬度達到370千米,而東南端的新加坡海峽僅為37千米,所以新加坡扼守了整個馬六甲海峽,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夜晚,燈光亮起,遠處高樓的霓虹燈與海面上的點點星光,構成一幅夢幻的場景。在這裡,你甚至還能免費看一場燈光秀,那就是不遠處濱海灣花園的超級樹燈光秀。

孔夫子看不到的這些遊學旅途,你現在輕易就可以實現!

夜晚的克拉碼頭,比白天的更加多彩熱鬧。

你坐在河邊的小店,吹吹風,休閒放鬆;也可以坐上遊船,換個角度欣賞新加坡的景色。

走進克拉碼頭,你會被一排排五彩斑斕的騎樓店屋吸引,在夜晚燈光的映襯下,河裡的彩色倒影為美麗加倍。

新加坡娘惹建築——峇峇屋

追溯到15世紀明朝或更早,中國南方福建、廣東、客家商人漂洋過海,來到南洋馬六甲、檳城和新加坡一帶,落地生根,和當地土著女子結婚,繁洐後代,他們的後裔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綜合文化,包括峇峇語言、峇峇建築、娘惹飲食、娘惹服飾……

峇峇屋的所在地丹戎巴葛曾是一個漁村,馬來語的意思是「木樁海角」,現是新加坡重要的歷史街區,以其新舊融合而聞名。

在新加坡如切路、加東都能看到傳統的娘惹小樓。

亞洲大陸最南端,靠近馬六甲海峽,就在聖淘沙島上!

你可以躺在聖淘沙海灘上欣賞星空,也可以在下午時分坐上纜車,趕一場日落,在高處俯瞰馬六甲海峽和城市夜景。

孔子遊學,帶領弟子周遊列國14年之久,是因為遊學不僅是見識不同的風景,更為感受不同的文明文化。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如今交通方便,條件成熟的環境下,我們更應該像孔子一樣,走出去,學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