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亞洲財富論壇上,新加坡金管局副主席徐芳達透露,2024年共有超過2000個家辦在本地落戶,較前一年強勁增長超過40%。
家族辦公室,投資上億的項目,都有誰實現了一個「小目標」?

一、去年2000個家辦落戶新加坡
1、家辦獲批數量同比上漲40%
1月14日,在瑞士銀行(UBS)舉辦的2025年亞洲財富論壇上,新加坡交通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徐芳達透露:
新加坡家族理財辦公室領域發展蓬勃,2024年共有超過2000個家辦在本地落戶,較前一年強勁增長超過40%。
徐芳達也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主席。他指出,過去5年,新加坡財富管理領域每年增長約10%。其中,家辦數目從五年前的200個增至去年的超過2000個。這些屬於獲得金管局頒發稅務優惠的單一家辦。
據悉,2023年,共有1400個家辦在本地落戶。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將推出新平台,方便又高效
金管局發言人透露,當局在2024年已經簡化單一家辦稅務獎勵計劃的申請程序,並且增加資源來處理申請。
預計在2025年初,當局將推出一個新的稅務措施平台,在大部分情況下,新申請的等候時間將縮短至3個月。而以往,受到「洗錢案」的影響,家辦申請稅務獎勵的審批時間,最長的時候要等18個月。
據了解,目前的申請流程依賴線下表格。新系統將取代這個程序,讓包括家辦在內的金融業者,通過線上申請稅務措施、提呈所須文件,以及查詢申請進度,使得整個過程更具效率。
目前,大部分申請的處理時間估計介於6~9個月,這相對於去年一些申請要等上超過1年。從2025年起,家辦申請可通過簡化的一站式程序完成,不像以往要分兩三個階段。

圖/來源於金管局,聯合早報

二、業內人士預測金融發展趨勢
1、瑞士銀行分享對投資的展望
這場在濱海灣金沙會議中心舉行的論壇,共吸引2000多名超高凈值人士、投資者和瑞士銀行的亞太區客戶參與,聆聽多名瑞士銀行高管分享對今年投資展望的看法。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陳敏蘭在論壇上指出,有鑒於新加坡對貿易局勢高度敏感,2025年可能給新加坡帶來不確定因素。不過,新加坡的財政儲備金充足,將有助於緩解經濟增長放緩造成的衝擊。
針對備受關注的利率走勢,該行預計,利率今年將進一步調低,而再加上經濟環境趨向溫和,這有利於股票和債券市場。採納多元化的固定收益策略,以及持有高股息收益率的股票,有望帶來良好投資表現。
2、多次調整家辦門檻
最近兩年,MAS已兩次調高對家辦資產管理規模的門檻。
第一次,2022年4月18日,規定在所得稅法令的13O計劃下申請設立家辦,資產管理規模要至少1000萬新元,兩年內承諾增加到2000萬新元。此前,並沒有最低資產管理規模規定。
第二次,2023年7月5日,當局再度調高門檻,把提出申請時的資產管理規模,從至少1000萬新元提高到至少2000萬新元,而且在整個享有優惠期間,都須確保資產管理規模達到這個最低門檻。這旨在確保新加坡吸引最頂尖,並且想要為經濟做出更有意義貢獻的家辦。
這些項目,投資都超過一個億人民幣,你知道,都有哪些大咖獲批了嗎?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三、金管局將更新單一家辦框架
為加強反洗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將針對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推出新的統一豁免許可框架。MAS將在適當時提供有關框架生效的進一步詳情。新框架一旦生效,現有的單一家辦將有一些時間準備。
MAS擬議的單一加班框架要求如下:
1、豁免標準:
可以通過信託、基金會或其他結構持有,只要資金完全來自家族成員。
非家族關鍵職員可包括執行董事、執行長、財務長和其他投資專業人士。他們名下的資產管理規模或股份,不得超過10%。
家族世代往上追溯不得超過5代人。
家族成員的定義擴大涵蓋姻親關係。
2、必須與受到金管局監管的銀行開設帳戶。
3、開始運營起的14天內通知金管局。
4、指定聯絡人必須是單一家辦直接聘僱的職員,且是新加坡居民。
5、財年結束後的4個月內提交年報。
6、年度申報須列明所有開戶的銀行。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MAS

四、家辦申請稅務獎勵必須提供背調
去年,MAS宣布,自2024年10月起,在申請家辦稅務獎勵時,新加坡家族理財辦公室管理的基金必須附上由指定6家篩查服務商提供的背景調查報告。
6家篩查服務商名單:
要獲得13O或13U稅務獎勵的批准,由家辦管理的基金工具必須滿足資產管理、投資專業人員、支出、資本調配和維持私人銀行帳戶等各方面的特定條件。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MAS 目前,MAS指定的篩查服務商(Screening Service Providers,簡稱SSP)共6家:
Avvanz;
BDO Advisory;
DC Frontiers;
安永(Ernst & Young Advisory);
畢馬威(KPMG Services);
普華永道(Pwc)。
注意,新的家辦稅務獎勵申請,也必須附上上述6家公司提供的背景調查報告。 註:資料來源於新加坡MAS,聯合早報,瑞士銀行,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