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在新加坡說華語,就被歸類為「低收入,沒受過高等教育」的那一類。
而現在,不說他們說得好不好,但「講華語」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2019年「講華語運動」40周年慶典規模,為歷年來最盛大的。

還有中國企業紛紛將出海第一站設為新加坡、新加坡「國企」淡馬錫的最大投資去向國為中國...... 2021年,美國知名的皮尤研究機構(Pew Research Center)發表的常年調查報道顯示,新加坡是受訪國家中,唯二的「比起美國更喜歡中國」的經濟體。

綠色為「更支持中國」,藍色為「更支持美國」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也曾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一次訪問中說到「回到新加坡,發現差不多人人都是藍絲」、「新加坡人的政治傾向,較接近中國大陸而非香港」。

圖源:法新社
種種一切都在顯示,新加坡總體上對中國和中國人是越來越友好的。
不過,在國家和民族問題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卻表現的相當「超脫」。去年8月的國慶群眾大會演講中,他是這麼說的:
新加坡的華族不再是落葉歸根,而是落地生根。我們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說,而且一定要把它說得精彩。新加坡的華人文化,與其他華人社會不同,新加坡政府亦著力保育及發展新加坡華人文化......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不同信息,有親中俄的,有親西方的,新加坡人都不應照單全收,我們必須防範不良外國勢力的干預,不論它來自哪一方,這樣我們才能夠保障國家的主權和獨立。

圖源:Todayonline
對中國人友好,並不代表就要反對西方世界。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島國,必須依賴所有可依賴對象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而這,或許也就是李顯龍所代表的新加坡政府,以及新加坡社會的態度和生存法則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