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跳舞的魚丸,一個人的火鍋也可以吃得嗨起來!」
中國「618」網購節的「狂吃狂購新加坡」淘寶直播室內,兩名男女主播對著鏡頭邊津津有味地品嘗新加坡美食,邊滔滔不絕地推介不同品牌商品。
與隔壁直播間裡中國「帶貨一哥」李佳琦頻頻宣告成交量不同,這兩位主播會不時穿插這些新加坡品牌背後的人文風俗,除了賣貨也給新加坡打廣告。

在中國618網購節「狂吃狂購新加坡」淘寶直播間裡,兩名主播正進行直播賣貨。(新加坡企業發展局)
在剛剛過去中國「618」網購節上,正在進軍中國市場的新加坡中小企業看準直播帶貨「風口」,嘗試用新的營銷手段抓住後疫情時代商機,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拓展中國市場。
在「狂吃狂購新加坡」淘寶直播間裡,共有九家新加坡企業入駐,展示的產品以美食、保健品為主,首輪直播吸引到9萬多人圍觀,獲得約24萬個點贊。
新加坡格林萊國際有限公司(GreenLife International Pte Ltd,簡稱GreenLife)是參與直播的企業之一。看準中國廣闊市場前景以及發達的網購空間,這家新加坡保健品企業一年前就開始在京東,天貓等七家中國知名電商平檯布局。
直播是未來銷售必然趨勢 企業總裁也客串直播主播
GreenLife中國區總經理李娜受訪時告訴《聯合早報》,直播是年輕人喜歡的銷售形式,也是未來銷售的必然趨勢,比傳統電商會更會精準營銷,「開拓中國市場就要了解目前最火的直播帶貨如何運作」。
直播帶貨模式近年來成為中國網絡經濟發展新風向。突如其來的冠病疫情在今年頭幾個月讓人們宅在家,催生更多消費者養成在家看直播,線上下單「買買買」的新消費習慣。
為迎合異軍突起的直播帶貨風潮,大量線下門店在本月18日前後舉行的中國「618」網購節期間,排隊走進電商平台的直播間進行線上促銷大戰,網紅明星、企業總裁等都客串起直播帶貨的主播。
相較於直播帶貨在中國的火爆,這樣的線上銷售模式在新加坡尚未普遍。鑒於物流、人力成本較高以及購物商場多且便利,新加坡消費者更傾向於線下購物。

直播帶貨模式近年來成為中國網絡經濟發展新風向。(新華社)
不過,對於想要打開中國市場的新加坡企業,大膽邁出直播帶貨的第一步,是企業打響在華知名度的重要舉措。
李娜說,通過電商平台以及直播都會帶來很好的銷量,但「這只是市場營銷中的一環」。從更長遠的規劃考慮,「要將電商平台,直播等外部帶來的流量轉化為品牌知名度」。
通過直播擴大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也同樣是新加坡企業合利發私人有限公司(Ha Li Fa Pte Ltd)把波波魚丸推進直播間的考慮。合利發波波魚丸業務發展總監洪錦輝受訪時說,除了讓更多中國消費者了解新加坡品牌外,此舉也為學習了解中國市場的運作。
他說,直播帶貨就像做節目一樣,「背後有團隊,推銷員有顏值,很有趣也很吸引人」。他笑著補充說:「直播有利於互動,來自新加坡的魚丸,有它的不同,我們正好需要一些解釋。」
企業加強數字營銷能力 線上銷售解決拓展痛點
波波魚丸三年前進入中國市場,目前中國市場的銷量占公司總銷量的2%,銷售約一半通過商場超市。洪錦輝說,線上銷售解決了拓展中國市場的痛點,比如「不用一個區一個區地進商場超市,電商成為較容易的平台」。
無論電商還是直播帶貨,在他看來,都可以作為擴大品牌影響力的一種方式,但直播帶貨也同樣具有挑戰。對於直播帶貨的效果,他的看法是:「一個晚上這麼多人都在直播賣東西,想吸引很多人都來買,也很不容易。」

在「狂吃狂購新加坡」淘寶直播間裡,共有九家新加坡企業入駐。(網際網路)
「狂吃狂購新加坡」是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為支持新加坡中小企業應對疫情進行線上轉型推出的第三個數字營銷項目。今年早些時候,一些在華新加坡餐飲品牌也在企發局、中國新加坡商會的協助下展開線上營銷,緩解冠病疫情給餐飲業帶來的衝擊。
企業發展局中國司司長王學慧受訪時說,直播作為數字營銷的一種形式在中國很受歡迎,但對新加坡企業來說仍是新事物。
她指出,淘寶618直播項目「狂吃狂購新加坡」,將新加坡的食品、美容和護膚品公司聚集在一起,「能夠讓品牌集體受益」。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活動,新加坡企業能夠加強數字營銷能力,並可以更好地規劃未來在市場上的數字戰略。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