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與劍橋將共同制定 新中學畢業證書
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將共同制定新的中學畢業證書。證書會列出學生所修科目水平及成績,與高中H1、H2和H3的形式相似。
今年的小二學生是首屆獲新版證書的學生,他們在2027年中四那年會根據所修水平(G1、G2或G3)的科目應考。

教育部長王乙康說:「新加坡和劍橋在教育界蜚聲國際,雙方會聯合制定證書,提升它的認可與價值。」
首屆學生在2028年領取畢業證書後,將繼續中學後教育。為此,初院、理工學院和工教院的分配製度屆時也將調整。
王乙康指出,學生到時修讀的科目將有不同的組合與水平。「我們因此須要檢討中學後教育的分配製度,讓修讀不同水平科目的學生在報讀工教院、理工院和初院時能被公平評估,肯定學生的強項。」
距離2024年還有一段時間,教育部這期間將進行檢討工作,細節之後公布。教育部也會探討其他選項,包括利用中五那年進行類似理工學院預科班的計劃,幫助學生到理工院或初院升學。

選科不完全受積分段限制
中學在2024年全面推行科目編班後,中學依舊會採用學生小六會考成績的積分段(scoring band)作為收生考量。
教育部三年前宣布從2021年起,小六會考改用「分八級」的積分等級來評估學生在各個科目的學習表現,不再採用與同屆考生成績相較後計算的總積分。因此,考四科的學生在小六會考的成績將介於4至32分。
教育部受詢時指出,會考成績4至20分屬於第三積分段,一般修讀G3科目;23至24分屬於第二積分段,一般修讀G2科目;26至30分屬於第一段,一般修讀G1科目。21至22分者可修讀G2或G3科目,而25分者可修讀G1或G2科目。但學生的選科不受限於積分段。譬如說,會考成績取得23分的學生將選修較多G2科目,但若英文很強,可修讀G3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