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億打造的星耀樟宜 原來只是另一個濱海灣花園

2019年04月17日   •   2萬次閱讀

濱海灣花園和星耀樟宜概念和亮點差不多,尤其是瀑布和花草樹木的設計。(樟宜機場/網際網路)

死人了,一整個周末到星期一,本校花的手機就是叮叮咚咚響個不停,連追韓劇都要被逼把手機放進閨房裡聽不見才行。

如果是財神爺來召喚還不要緊,討厭的是一堆朋友、同事還有學生時代的小花小草們都跟家人朋友去那個樟宜機場的什麼寶石,叫星耀的,然後不停傳照片啊視頻啊。不過總之謝謝啦大家,校花美女對這種國內小出行的事興趣不大呢,哈~~

  

終於撐到上班日,校花在公司里抽空欣賞大家傳來的照片視頻,咦!看了幾十個人傳來的,怎麼來來去去都是那個大瀑布,還有瀑布周圍的樹林?

校花說的就是這個40米高的瀑布。 (Business Insider)

當然咯,還有很多照片就是那些餐飲店,各種東南西北中的口味,就不知道是不是道地。上回看報章宣傳去了一個號稱馬來西亞的東部商場食閣,點了幾道小吃,結果口感大失所望,說起來裕廊東那個還是比較好。朋友的照片還有一家看起來很大的日本生活用品店,倒是有興趣。

校花說的就是來自日本的生活用品店 Tokyu Hands,早前11日開放時已有不少人光顧。從文具、化妝品到及家居用品都齊全。(Tokyu Hands面簿)

好啦,看完。

  

校花美女忍不住在想,這一大片人工種出來的樹林,加上超高的人工瀑布,不是跟濱海灣花園那個去了好幾次的冷氣花穹差不多嗎?果然,我去看了新聞報道,整個寶石的建築師是個外國人,也是濱海灣金沙的設計師,他說設計概念吸取了電影《阿凡達》的靈感,但還是有跟新加坡發展商協商的。

濱海灣金沙和星耀樟宜的設計師薩夫迪。(海峽時報)

呵呵,校花當然是建築外行,不過從消費者和平民參觀者的角度,一座超級人工大花園,對已經被譽為花園城市幾十年的新加坡人民來說,真談不上太特別呢,哈。人家大建築師還非常肯定這會是新加坡的地標,那從外觀上,一隻大眼睛,是很標誌性的,就像那兩個榴槤殼一樣嘛。形象跟內涵,對本國人跟外國人,好的程度就是有差別啦。當然,從宣傳上看,這個星耀的瀑布高很多,花園大很多,也許現場感不同吧。好啦,等校花時間表排出空檔就去捧場,呵呵,就怕失望呀。

  

話說,有的朋友去了以後回報,這個大寶石的設計簡直就是在搶濱海灣花園的生意嘛,花園樹林和瀑布都是雷同,如果要爭取過境幾個小時的旅客,當然是機場這個優勢更大呀,不像濱海灣花園,要出機場,曬大太陽,還有大戲院。

  

朋友說,這下好了,一個國家,兩個大花園,有那麼多劉姥姥嗎?互相競爭的結果,當然盈利會打折。不過校花覺得,無論是哪個花園,不要那麼俗氣的從盈利角度去想,只要用心加入創新的內容,哪怕只是種出很多特別的花木,用大家看得懂的語文解說,讓參觀的國民都有收穫,就會受到肯定,就會有區隔,然後以免費或者低收費的方式,為國民服務,照樣可以吸引人,成為國民的好去處——因為新加坡好玩的地方實在太少了啦。

  

問題就在,從這個大費周章的寶石內容來看,校花真的感覺不到很多創意。怎麼從十年前的濱海灣到今天的寶石,我們想來想去就是花花草草跟瀑布天橋?!OMG!現在這樣兩個看起來像姐妹花兒的大花園,會不會太浪費資源呢?機場這個可是重金砸了17億元(約85億人民幣)啊。

兩個都充滿綠植,是不是覺得蠻像的?尤其是瀑布的元素,兩個瀑布根本可以無縫銜接。(Business Insider/網際網路)

花草樹木相似不說,走道和天花板設計也是一個風格,連色調都是偏冷色調,完全一個pattern。(Jewel Changi/濱海灣花園)

說來好笑,我們的旅遊官員一大把,全世界去看去考察,為什麼學不到也想不出更新奇的好東西給我們。說到這點,校花又想到,這幾年到處的食閣都流行各種復古風,古早時候的桌椅門面什麼的,都在抄最早麵包物語食閣那套創意,但是大家都聽過:第一個做出來的是創新,第二個是抄襲,第三個以後就是笨啦。

多數「大食代」食閣都採用復古風格。(大食代)

桌椅和裝修也都是復古風。(Wisma Atris)

跟朋友聊啊聊啊,校花和小花都覺得,新加坡人的創意真的不行,我們什麼都很新,但是如果你去過很多地方見識過,就有這種沒新意的感覺。要說又是一大篇了。創意不是學校教得出來的,有時候也不是要「新」的東西,原本的、舊的,都有可能給人帶來值得一看的感覺。希望很快可以在大花園的花草樹木和瀑布之外看到意想不到的東西咯——對了,是「意想不到」呀!

  

當然咯,這種傷腦筋的事別叫校花出主意呀——看劇!看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