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宣布,從2028年的聯合招生計劃開始,報讀初級學院所需的科目數量,將從現有的六科減少到五科,總積分也從目前的第一語文和最佳五科(L1R5)改為第一語文和最佳四科(L1R4)。
調整的目的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興趣,通過課程輔助活動加深溝通和協作能力,並通過學校的課程發掘新的特長。

修訂後初院入學標準,學生的L1R4總積分必須達到16分或以下。
學生將繼續做好充分準備,以適應初院課程的嚴格要求,因為在計算L1R4的積分時,仍要求學生從數學或科學和人文科目中選取三門科目,以確保學生打下足夠的學科基礎。
今年的中二生是首屆受調整影響的學生。
目前,學生必須在O水準會考中取得20或以下的L1R5總積分,才有資格報讀初院。這項入學標準於1989年引入,目的是解決初院學生及格率低的問題。要求學生修讀三科相關科目是為了確保學生具備廣泛而相關的學術基礎,以應對A水準會考課程的要求。
如今,初院學生的A水準及格率已大幅提高,從1990年的約65%提高到2023年的95%左右。在目前不提供直通車計劃的學校中,修讀八科或更多科目的O水準考生比率也從1997年的約15%增加至2023年的近30%。

另外,三年制勵仁高中的L1R4科目要求也將更新,要求學生選取上述三門科目,而入學門檻仍為20分。
新加坡教育部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2020至2024 年)中,入讀初級學院和勵仁高中的學生,占入讀中學後教育學府的學生總數的比率一直保持穩定,維持在27%左右。

入讀初院優待分上限亦有調整
此外,入讀初院的優待分上限將從四分降至三分。
這是考慮到在計算L1R4總積分時所包括的科目數量有所減少。
入讀勵仁高中的優待分上限也將與入讀初院者一致。
另外,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申請並獲選參加華文、馬來文或淡米爾文語文特選課程的學生,則可在優待分上限之外繼續獲得額外兩個優待分,即總共最多五個優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