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上了新加坡的最高峰,還看到了九寨溝」

2022年12月18日   •   5643次閱讀

如果我說新加坡最高的山——武吉知馬山,海拔只有163.63米,會不會有人「噗嗤」地笑出聲來:這也能叫山?不就是個小土坡嘛!

凡事都以大小長短論英雄,是習慣性的傲慢與偏見。

雖然個子小,但武吉知馬山及其所在的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在業內同仁中是享有盛名的——城市中依然保留著大片的原始熱帶雨林,全世界現在只剩下兩個了,這裡就是其中之一。

(坐落在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內的武吉知馬山,海拔163.63米)

(原始熱帶雨林中有看不完的參天大樹,挺拔高聳,好些身上都裝著避雷針)

(原始熱帶雨林中一介良民剛剛完成了美麗的蛻變)

(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以其最原始的方式和諧相處)

我把武吉知馬山調侃為「友善的花果山」,究其因不光是山中有花有果,更有好客的原住民,成群結隊拖家帶口、不厭其煩日復一日地對登山者的夾道歡迎。

它們,就是齊天大聖的後裔。

(這家猴子在林間小路中,熱情迎接來爬山的親戚們)

(如對待長輩般尊敬,此美猴陪我走路,間中不時與我交換一下眼神。事實上,登山者應該避免與猴子有眼神接觸,以免觸動它們敏感的神經而引來攻擊)

(大家知道在新加坡得靠左走,人和猴都是守規則的好公民)

(讀書郎往科普立牌上縱身一跳,讓我們自嘆不如)

(識不識字不是重點,爺就愛任性)

從山腳出發往山頂去,先要爬一段比費勁的山路,這是武吉知馬山最為陡峭的一段,我是一步三歇地爬上去的。登山達人中有背著重物或腳系沙袋的,更有健碩男推著嬰兒車往山上去的——多麼希望小朋友能記住此刻的情景,等他們學會寫字後,可以完成一篇賺人熱淚的父親節好文——《爸爸的手》。

(沿途各種科普立牌,寓教育於運動,爬山不沉悶)

(沿途各種科普立牌,寓教育於運動,爬山不沉悶)

(沿途各種科普立牌,寓教育於運動,爬山不沉悶)

(沿途各種科普立牌,寓教育於運動,爬山不沉悶)

(沿途各種科普立牌,寓教育於運動,爬山不沉悶)

(雖說朽木不可雕也,但調皮的晨運者在林間小徑旁的這墩長滿了青苔的圓木上,擺放幾片葉子,一張滑稽有喜感的臉就出現了)

爬過這段陡坡,來到一個三岔路口:轉左是採石場路,那兒可以鳥瞰「九寨溝」;往右是朝向山頂的林蔭小道和登頂台階。

我先向左轉,200米後走到盡頭,小路左邊佇立著幾個大發射塔,柵欄上掛著「閒人免進」的牌子。

(山上有幾座發射塔,好有優越感)

風景在右方:往前看,城市風光盡收眼帘;往下看更不得了,穿過層層樹葉,山下那一潭藍藍的水,藍寶石般,煞是美麗!我把它起名為「九寨溝」。

(往下隱隱約約看到九寨溝了。我們現在基本上是站在崖壁上的,請對比後面幾張照片)

(如果想近距離觀賞九寨溝,不要走剛剛爬山的路,而是在山腳看到黑白屋後,順著左邊木棧道一直往前走到盡頭)

(早年開發錫礦而挖出的大坑,後來雨水山水累積形成今天的蓄水池,是不是有點兒九寨溝的味道?)

(再來張全景,我們剛剛就是在高高的發射塔崖壁處往下看的)

若剛才我們在三岔路口向右轉,就是往山頂的道路了。人們有的繼續沿著林蔭小道走上540米登峰,但膝蓋好的人可能會選擇右邊山坡上那條築著一串台階的150米羊腸小道。

(登山者可以選擇爬台階登上山頂)

但無論如何,條條大路都是通往羅馬的,小夥伴們的目的也是一樣的:與山頂的大石頭合影。

(武吉知馬山頂的大石頭,海拔163.63米,東經103.46度,北緯1.21度,是人們打卡熱點)

對於喜歡挑戰自我的腳踏車騎士們,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也精心為他們安排了特別的山地自行車道,絕對刺激!

(帶著泥濘的山地自行車道。圖片取自《聯合早報》,2021年2月18日)

無論走在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的哪一條山路上,呼吸著充滿負離子遠離城市喧囂的空氣,感受著迎面吹來涼爽又清澈的山風,傾聽著知了們熱情洋溢悅耳的歌詠,內心總會有些小感動:簡單的生活多麼美好呀!

在思索著這漫山知了如何能做到如此高度統一大合唱時,我竟然忘記了疲憊,又一步一步地往前行了。

(位於山腳的黑白屋內有一個小型展覽館,內有老虎標本。以前這裡是有老虎出沒的)

(先禮後兵是新加坡政府的一貫作風,山腳下的告示牌明確定義了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比如抽菸、生火、放生、喂猴子和帶寵物等等,以及違反條規所面對的刑罰)

地址:Hindhede Drive,Singapore 589318

開放時間:7am-7pm

交通:開車(山腳有停車場但車位有限),巴士(74,151,154,156,174,852,961M),地鐵(Beauty World Station)

門票:免費

注意事項:

1)雨天路滑,請勿攀爬

2)洗手間在山腳,請記得輕裝上陣

(本文原標題《武吉知馬山(獅城打卡系列)》,發布於「獅城阿紅」公眾號,感謝授權新加坡眼轉載)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736次閱讀
王乙康部長:許多民主國家寸步難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南大vs國大碩士就業大揭秘:高薪背後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