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後,教育分流就越發成為家長眼裡的「頭等大事」,從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我們可以借鑑不少的經驗。
是因為中國有不少制度化的設計是借鑑新加坡的,並且,因為新加坡早已進入已開發國家,完成了製造業的升級,這一步也是中國目前急切需要做的,所以新加坡在教育制度方面的設計對中國有很強的參考意義。
新加坡的教育體制 01 幼兒園ABCD啟蒙法
新加坡的基礎教學,在全球首屈一指。背後的秘訣來源於,這個從幼兒園開始,貫穿整個學習周期的國際ABCD兒童啟蒙法(Abecedarian Based Child Development)。
這種教育方式一句話總結:重視孩子的體驗過程,不是直接灌輸結果和答案,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去認識和思考,最後得出自己的判斷。
而這些從小接受啟蒙法的孩子,根據研究顯示,他們的大腦在不同年齡段對數學和閱讀方面,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成就也更明顯。

02 GEP高才教育計劃
高才班(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GEP),又叫天才班,是新加坡有一種特殊的精英選拔計劃,旨在遴選頂尖的1%人才進行特別培養。
每年八月份,新加坡教育部組織全國三年級的學生進行screening test 和selection test兩輪選拔。
初選(screening test)考察數學和英語。複選(selection test)考察綜合能力。每年錄取的學生大概只有500名左右。
選出的學生可以在新加坡最好的9間小學中選擇一間就讀。接下來,這些高才班的孩子在4-6年級的教育中所學習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會和其他學生有很多的不同。
在普通課程的基礎上,會為天才班學生安排有針對性的強化課程,去發掘和拓展資優學生的能力,激發他們更多個性化的深廣學習。
新加坡的高才生選拔始於1984年。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向來重視人才培養,尤其身在這樣一個沒有什麼天然資源可以依賴的小國家,任何的人才流失都是令人惋惜的。

03 綜合課程(IP) 新加坡中學的綜合課程(IP)重點針對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六年的中學與初級學院直通車計劃。
學校將為該計劃下的學生提供廣泛、多元的學習經歷。新加坡中學的直通車綜合課程旨在發掘學生在學術課程以外的潛能。
修讀綜合課程(IP)的學生最終需要參加劍橋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準)或其他專業文憑的考試。
開辦直通車綜合課程的學校一般只招收中一年級的學生,特殊情況下,也會招收適合修讀這項課程的中三學生。

04 新加坡的野外課程
在新加坡,小學的競爭很大。首先,所有的孩子放了學,都要去參加CCA(Co-Curricular Activities),可以理解為「選修課」。
選修課項目繁多,藝術、科學、體育、戲劇等等德智體美勞板塊課程應有盡有,這構成了孩子的素質教育得分。
除了選修課,還有必修課—戶外生存能力。從四年級開始,學校每年都會安排各個年級的學生進行野營活動。
野營項目更加殘酷。要求有較強的生存能力,通過戶外探險來提高野外生存技能,強調團隊合作,切身體驗人和自然的關係。
活動結束後,學校還會對每個學生的戶外生存能力進行評估。在學校看來,孩子雖小,但在進入社會之前,生存能力和學習能力是同等重要的。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