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加坡國際水資源周Singapore International Water Week,
今日在新加坡金沙會展中心拉開序幕。
本次活動由新加坡公共事業局(PUB)主辦,得到了國際水協會(IWA)、新加坡環境與水資源部、
國際海水淡化學會(IDA)、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等國際組織、政府機構積極參與和支持,
是世界最高規格水處理行業盛會之一。

本次水資源周的一大亮點便是「新生啤」的出現。
聽過生啤、黑啤、果啤、純生,「新生啤」是什麼啤?

在水資源周上閃亮登場的這款啤酒由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同本地微型釀酒坊Brewerkz合作研發,名為「新生啤」(NEWBrew),
是一款使用新生水生產的特製限量版精釀啤酒,昨天在濱海堤壩舉行的媒體試飲活動上首次亮相。
這款特製啤酒由100%新生水釀製,負責研發啤酒的是Brewerkz的董事經理兼首席釀酒師——來自美國的麥克林(Sean McLin)。
他表示自己在加利福利亞生活了幾十年,那裡長期乾旱,這使他完全懂得找到可靠的自來水替代品的重要性。
他從一個月前就開始著手研究如何用1920公升的新生水釀製900公升的「新生啤」,
這是他首次嘗試用再循環水釀製啤酒,用新生水釀啤酒也是他多年來的心愿。

對於這款「新生啤」,麥克林很是自豪,他說:
「水質決定一切,因為水占了啤酒成分的90%至95%,另外5%至10%的原料是麥芽、酒花和酵母。
我這次選用了美式淡色艾爾(American pale ale)的配方,因為它比較符合新加坡人的口味。
新生水跟酒花的風味相得益彰,釀出來的酒帶有淡淡的果香,可以品嘗到橘子、黃梨和芒果的甘甜。」
怎麼樣?小酒鬼們是不是躍躍欲試啦?
不過很可惜!「新生啤」只在水資源周上能夠嘗到,主辦方還沒有計劃將它投入市場。
雖然用新生水釀啤酒在新加坡是頭一遭,但是這在美國已經屢見不鮮了。
早在2014年,美國就舉辦了一項比賽,鼓勵釀酒商用再生水釀製啤酒。
那些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釀酒商,也已受邀前來參與今年的新加坡國際水資源周。

談到新生水和普通自來水的差異,麥克林解釋道:
「新生水其實就是蒸餾水,口感相當不錯,甚至比我在其他國家嘗過的水更好喝。」
新加坡國際水資源周董事經理陳士榮表示,新生水是我國邁向可持續供水目標的一個重要支柱。
他說:「新生水是超潔凈、高品質的再生水,符合國際衛生和安全水平。」
而這次使用新生水釀製啤酒,公用事業局副總裁陳玉仁表示,其目的在於:
讓人們了解新生水作為我國水源可持續性的主要支柱來說,它不但能安全飲用,甚至可以用來釀製啤酒。
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新加坡,多年來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於尋水——自給自足的那種,
因為隔壁大馬總是以斷水為要挾鬧得人心惶惶,靠不住呀!
且新馬間的供水協定2061年時就要到期了,因此新加坡必須早日做到「水獨立」。
21世紀之初,政府就已斥巨資投入水資源基礎設施建設。
而污水凈化技術,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開始研發,終於在2003年完全掌握了將生活污水凈化為超凈水的技術~
(鼓掌!)

但是許多人不敢飲用,畢竟這些水的「前身」是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呀!
其實這些水是真正的蒸餾水,比自來水可乾淨多了~乾淨到沒有任何礦物質哦!
因此並不適合長期飲用,不過不是由於不幹凈,而只是因為不夠營養~
2002年新生水剛研製出來,時任總理吳作棟在總統府打完網球後便大口暢飲新生水,以示其潔凈。

目前本地共有五個大型新生水場。大量投入日常使用時,這些新生水主要用於工業,也會有部分投入蓄水池作為生活用水。
對此,政府也放話了:新生水在未來30年內,要滿足全國一半的水供;加上海水淡化,目前能提供25%,到2030年這個比數將提高到30%。
這兩個水源加起來,可以滿足新加坡約八成的用水需求。
預計到2060年,新生水與淡化海水就能提供全國總用水量的85%了。
屆時可望真正實現「水獨立」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