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為新加坡國民經濟重要支柱。2018年,新加坡對外貨物貿易總額約7736億美元,同比增長9.2%。其中進口3665億美元、增長10.6%,出口4071億美元、增長7.9%。主要進口商品為電子真空管、原油、加工石油產品、辦公及數據處理機零件等。主要出口商品為成品油、電子元器件、化工品和工業機械等。主要貿易夥伴為:中國、馬來西亞、歐盟、印尼、美國。
【對外投資】 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大力向海外投資。截至2017年底,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達8503億新元,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務業和製造業。新加坡主要直接投資對象國為中國、印尼、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英國。
【外來投資】 截至2018年底,新加坡共吸引海外直接投資1.75萬億新元,多集中在金融服務業和製造業。主要直接投資來源國為美國、日本、英國、荷蘭、中國。
【人民生活】 2018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4萬美元。政府統一修建公共組屋,居民住房擁有率達91%。人均壽命83.1歲,識字率97.3%(15歲以上),每萬人擁有24名醫生,每千人擁有私車110輛。
【軍 事】 新加坡武裝部隊組建於1965年。總統為三軍統帥。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2~3年。新加坡軍隊主要在國外訓練。1971年與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馬來西亞組成「五國聯防」。重視全民防衛教育。致力於建設第三代「智能」軍隊。2018年國防預算為148億美元。
【文 化】 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鼓勵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演變。
【教 育】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強調雙語、體育、道德教育,創新和獨立思考能力並重。雙語政策要求學生除了學習英文,還要兼通母語。政府推行「資訊科技教育」,促使學生掌握電腦知識。學校絕大多數為公立,著名高等院校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等。
【新聞出版】 新加坡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泰米爾文報有《泰米爾日報》。
廣播電台以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播。
電視網覆蓋全國。新傳媒集團由多家經營電視和廣播的企業合併而成,主要經營第5頻道、第8頻道、亞洲新聞台等6個頻道,播送華語、英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節目。另有私營的報業控股集團設立的優頻道和電視通頻道。
【對外關係】 立足東協,致力維護東協團結與合作、推動東協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重要國家的合作關係;奉行「大國平衡」,主張在亞太建立美、中、日、印戰略平衡格局;突出經濟外交,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已與多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已加入「全面和進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PTPP)。倡議成立了亞歐會議、東亞—拉美論壇等跨洲合作機制。積極推動《亞洲地區政府間反海盜合作協定(ReCAAP)》的簽署,根據協定設立的信息共享中心於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與175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