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2020年01月20日   •   9576次閱讀

花園城市

新加坡

說起新加坡,人們對它的印象都是乾淨、美麗,稱得上是亞洲版圖上一朵盛開的蓮花。

可是,你知道嗎?新加坡原本是一個髒亂落後的地方,但是卻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裡,從一個髒亂落後之地發展成為宜居的「花園城市」,並被譽為「亞洲生活品質最高的城市」。

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01

「花園城市」

新加坡獨立後即進入快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政府在著力於發展經濟的同時展開城市凈化的「綠化運動」。

六十年代,總理李光耀發起了第一次植樹運動,此後,樹木和灌木被廣泛種植在道路旁,通過路面綠化奠定了新加坡「花園城市」的基礎。

七十年代,政府開始規劃開發各類公園及配套設施,使休閒性開放空間成為城市的主體設計,以滿足人們生活休閒的需要。

八十年代,提出關於開放空間的理念,把公園、綠色空間、開闊空間和閒置空間建設成網絡化、一體化的綠色系統。

九十年代,建設全島公園網絡連道系統,連接城市綠道和水流河道,各類公園和開放空間用地不斷增加,娛樂設施配套升級,城市景觀蒼翠蔥鬱。

「花園中的城市」

green

新世紀以來,新加坡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提出「花園中的城市」發展理念。「花園中的城市」是在「花園城市」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城市綠化和街景美觀,通過城市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和發展升級「花園城市」。該理念不僅延續了「花園城市」的建設,並且更加注重自然生態遺產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花園中的城市」將新加坡的公園綠地系統、綠化系統和水域空間相互連接,形成網絡化、一體化的自然生態空間,使城市坐落於綠色無處不在的熱帶森林景觀中,發展生機盎然的城市生態系統,讓人們對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和社區有擁有感和歸屬感,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適應了「可持續發展」的時代需求。

02

新加坡的「綠化大變身」除了政府的大力推行外,還離不開居民的積極參與。居民自己購買樹苗和花種,在公共住宅區、學校、醫院的公共草坪,或私人住宅區的路邊草坪種植自己喜歡的花卉、蔬菜、藥草、香料和果樹,建立自己的「社區花園」。

建設「花園城市」運動,不僅促進了新加坡的經濟發展,而且提高了國民綜合素質,改善了人們的精神面貌,為這個國家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財富。

改造後的新加坡

新加坡綠化

新加坡把建設「花園城市」作為國策,而且城市綠化更加注重多樣性、藝術性、原生態和自然美。綠化以速生高大、枝葉茂盛、遮陽躲雨、不折枝、不容易落葉熱帶樹種為主。主街道、城市快速道路兩旁設置寬闊的綠化帶,隨處可以看到大量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熱帶植物,一派熱帶城市風光 。大街小巷種植著各種花卉觀賞植物,草地、灌木和喬木的自然搭配,豐富了城市綠化的層次感,讓城市景觀更加自然秀麗。

現在的新加坡人走出家門就是公園,走地大街上滿眼鬱鬱蔥蔥,處處鳥語花香,仿佛回歸大自然的懷抱,令人舒心愜意。

此外,新加坡雖然小,但它的旅遊資源相當豐富。它號稱「親子游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在這個袖珍的國度中,有著諸多令人嚮往的景點。

新加坡新聞大廈

這座建築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因為它有著911扇繽紛色彩的窗戶,而且又在克拉碼頭附近,於是成為了每一個到新加坡的人都會去拍照的點。適合白天去,這五顏六色的窗戶,可以瞬間讓心情頓時美好起來。

讚美坊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人氣太旺,讚美坊教堂高顏值人又少。而今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已成為新加坡最為精彩的用餐及娛樂場所的彙集之地。茵綠的草坪、凈淙的大理石瀑布以及清新寬敞的庭院使其獨具一股迷人的古典韻味。

新加坡的美,是你:

坐在西羅索海灘吹海風,聽亞洲最南端的海聲,她會將最溫柔的夜展現給你看;

站在摩天輪上遙望整個濱海灣,她會將最美麗的夜展現給你看;

駐足在新加坡河克拉碼頭岸邊,她會將最風情的夜展現給你看;

新加坡便是這樣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溫柔鄉。

希望在某天,能與你共賞這片人間芳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