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亞洲科技市場發展勢頭迅猛,全球很多公司都想要從中分一杯羹,作為亞洲世界級科技中心的「花園城市」新加坡,自然就成了那些尋找可進入亞洲科技市場的跳板的公司偏愛的目的地。
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發布的數據,在全球100家頂尖科技公司中,多達80家公司已經在新加坡運營業務,而且這些公司正在增加在新加坡的投資。
在今年早些時候,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Heng Swee Kiat提到,由於新加坡目前在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方面都有著非常好的扶持力度和發展環境,因此非常可能成為亞洲在技術、創新和先進企業方面的一個關鍵節點。
如此迅猛的發展,人才是堅硬的後盾之一,新加坡是如何培養科技人才的呢?小助手今天帶你來深度揭秘新加坡科技課堂。
不要被失敗打敗

「你可能會在某件事上失敗,但你不必被它打敗。科學能教給你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每一次失敗都有值得吸取的教訓。
科學家的技巧不在於第一次就把實驗做對,一個好的科學家是一個不斷學習的人,並在每次嘗試中改進他們的實驗。」
以上這段話來自共和理工學院的Janaki Shah博士,她是共和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的講師,以上一段話是她最喜歡在課上對她的學生說的一段話。
為了讓她的學生明白從失敗中學習的重要性,Janaki博士甚至讓學生們在反思日誌中寫下實驗中出錯的地方。

「每一位科學家都必須分析下一次無法改進的原因。」「反思實驗室中所犯的錯誤是學生獲得科學嚴謹性的一項基本技能。
我希望我的學生把失敗看作是一個學習的機會,離他們追求的結果更近一步。」
——Janaki博士

別出心裁的授課
由於Janaki博士教授的是遺傳學和結構生物學,所以想要學生們完全憑想像理解課程內容是很困難的。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Janaki博士在研究小分子的結構生物學的課程中,採用了磁性項鍊等創意道具作為教學材料。

「它們是蛋白質的絕佳模型,因為我可以把它們做成我想要的任何形狀。它可以幫助學生們看到它是如何在三維空間中工作的,並且學生們也可以擺弄它。」
——Janaki博士
除此之外,Janaki博士在教授學生關於進化知識的課堂中,為了讓對知識感到麻木的學生們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Janaki博士讓學生們上網搜索一種不會飛的鸚鵡——鴞鸚鵡。
鴞鸚鵡生活在紐西蘭,在貓狗出現在它們的棲息地之前,這一種鸚鵡一直很繁榮,而當貓狗出現在它們生活的環境之後,鴞鸚鵡漸漸瀕臨滅絕。直到現在,已知的成年鴞鸚鵡不足150隻。
當學生們對於鴞鸚鵡產生極大興趣時,Janaki博士會告訴學生們就是因為無法進化和適應棲息地里新的捕食者,才導致了鴞鸚鵡的滅絕。生動的事例讓學生們對課堂上的進化只是了解更加深入,記憶也更加牢固。
除此以外,Janaki博士也會經常在遺傳課堂上給她的學生們分享各種罕見遺傳性疾病的案例,處於好奇心以及對疾病本身的關注,學生們在課堂上一直保持著積極的聽課興趣。

學會主動學習
本著科學探究的精神,Janaki博士鼓勵她的學生們進行提問,即便學生們的問題超出討論的主題,或者問題的難度超綱,Janaki博士也不介意。

「在這個時代,我們希望學生學會質疑『事實』,培養良好的分析技能。如果我問他們一個很難的問題,而他們不知道答案,他們至少要試著找出答案。他們就是這樣學習的。」
——Janaki博士
在一次的課堂上,Janaki博士以唐氏綜合徵為例,教學生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疾病,然而因為一個學生的妹妹患有特納綜合症,討論的話題也相繼轉到了特納綜合症上。
Janaki博士並沒有制止話題的轉向,而是讓學生們繼續就特納綜合症作為話題進行探討。
當學生們調查了更多關於特納綜合症的信息,學生們也了解了所有Janaki博士傳授給他們的課堂概念:例如什麼是染色體,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及如何診斷。

「我喜歡在我的課堂上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對學習的方式和內容控制得越多,就會越投入。」
——Janaki博士

新奇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方法上,Janaki博士也同樣富有新意,面對難度較高的主題,Janaki博士會採取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互動式的研討會。
在課堂上,Janaki博士首先會給學生教授概念的一部分,然後讓學生消化一段時間,在進入下一個環節之前,Janaki博士會讓學生們做一個小測驗,或者讓學生們互相之間解釋剛剛教授的概念。
在細胞遺傳學的課堂上,Janaki博士則選擇採用虛擬現實技術來進行教學。
Janaki博士表示自從運用了這些不同的教學方法後,學生們對課堂體驗有了很大的改善。
注意問學生「為什麼」
在課堂上,總有那麼幾個「不聽話」的學生,他們或注意力不集中,或上課睡覺,遇到這些學生,老師們都會覺得很頭疼。
Janaki博士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在她職業生涯早期,有一個學生經常在課堂上睡覺,然而她並沒有批評這個學生,而是選擇問這個學生為什麼在她的課上睡覺。
對於她的詢問,學生也告訴了她原因,那就是這名學生為了養家餬口,每天工作到凌晨3點,再加上家裡還有需要照顧的弟弟妹妹,因此精力透支,才會每天在課堂上睡覺。
學生的回答讓Janaki博士對於老師這份職業有了一個全新的看法。

「我從中得到的最大教訓是,當一個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很好地學習時,問一問為什麼很重要。
當他們有壓力或遇到麻煩時,他們需要一個傾聽者,在這時,你只要給他們提供一點建議,就能讓他們找到方向。」

知道那名學生總是在課堂上睡覺的原因之後,Janaki博士給這名學生指出了可以獲得經濟援助的方向,幫助這名學生走出了困境。
由於Janaki博士對學生「不聽話」的行為選擇關心和幫助,因此也深得學生的信任。

「然而,當他們遇到壞朋友或養成壞習慣時,你就需要站出來,做一個傳統的老師,對他們說『你需要停止這種行為』。」
——Janaki博士
從此之後,Janaki博士不再把老師這個角色僅僅看做是給學生講課的講師,她更是把老師這個角色看做一個陪伴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角色。
當學生們在經歷自己所需要經歷的事情時,她會隨時為她的學生提供幫助指導,必要時,也會充當一個傾聽者的角色傾聽學生們的心聲。
在新時代,傳統的課堂模式不再能滿足課堂的需求,創新的課堂模式往往能收穫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