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在新加坡持續惡化,許多人希望可以大規模實施新冠病毒檢測。但新加坡政府表示,目前不會改變病毒檢測策略,也不會放棄病例追蹤。
衛生部長顏金勇表示,新加坡醫療機構至今已進行6萬5000多次的新冠病毒檢測,平均每天進行2000次檢驗。
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4月5日)也在記者會上透露,新加坡每100萬人中,平均有超過7000人接受新冠病毒檢測,這一檢測率對比韓國的6500人和台灣的1000人,已相當高。

(圖源:A*Star官網)
麥錫威也說,新加坡不會效仿其他國家在社區基層廣泛地進行病毒檢測,據他觀察,這些國家雖然進行大規模病毒檢測,但最終確診率並不高,等同浪費了試劑盒。
他說,新加坡會繼續採取目前以風險評估為依據的檢測策略,根據病患是否有出現症狀,或與確診病患有接觸,或剛從海外返國,來決定是否進行病毒檢測。每一起可疑病例須接受兩次檢測。
「但我們不排除接下來會擴大檢測範圍。我們目前已在探討讓診所做檢測的可能。至於病例追蹤,我們不會因為每日病例攀升而放棄這個策略。」
麥錫威也在(4月6日)的記者會上透露,在疫情爆發初期,國家傳染病中心每天能進行2000次檢測,但現在每天的檢測數已大幅提升。

據衛生部透露,在新加坡檢測新冠病毒的成本約為每次260新幣,每天可以進行超過4000次檢測,檢測費用由政府支付。但麥錫威說,對比剛研發出來時,檢測試劑盒的成本其實已經下降。
當局已經把檢測試劑盒分發到本地所有公立醫院、部分私人醫院和私人化驗室,讓他們可以對可疑病例的樣本進行準確的檢測。
衛生部長顏金勇於3月25日在國會表示,新加坡的醫療系統可以應對新冠疫情。他說,新加坡的策略是降低感染率,並儘可能將其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圖源:顏金勇臉書)
「這些檢測幫助我們儘早發現更多的新冠病例。」他也重申,隨著病例增加,追蹤能力會進一步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