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新加坡提倡 「終身學習」 的概念,在這個信息高速更迭的時代,學習應該、也有必要成為貫穿一生的習慣。
為了貫徹「終身學習」的概念,新加坡這兩所理工學院決定推出新政策,為「終身學習」的校友提供福利:

義安理工——推小單元課程
義安理工學院計劃推出一系列小單元課程,讓學生畢業後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並加強本身的技能。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在3日出席義安理工學院畢業典禮時宣布了這個消息。

易華仁表示,這個系列課程由一套在線小單元課程組成。課程內容有業界公司合作參與設計,可以通過移動設備閱讀。除了技術知識以外,易華仁也呼籲畢業生更好地了解區域發展。
易華仁表示:「要保持和強化競爭優勢,新加坡人必須了解更深且複雜的東協市場和文化。對於這個的需求,和對我們的技術技能以及知識的需求是一樣的。」

共和理工——免費報讀三個課程
共和理工學院將推出一系列技能創前程短期課程,如自動化和擴增實境等新興領域的課程。教育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主持了首場畢業典禮,並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為了鼓勵校友在畢業後繼續學習,共和理工學院推出計劃,6月1日起,所有校友將能在技能創前程新興技能系列下,免費報讀三個課程。
徐芳達說:「學習不能在你離開學校後就停止,它是終身的追求。這是你的堅持,經常來更新知識和技能,學習新技能。」今年的畢業生當中,也包括共和理工學院歷來最年長的全職學生。
64歲畢業生吳同學說:「我想要挑戰自己,因為我相信還有未開發的先天能力和才華。」而他的最大收穫是從中了解年輕人,了解他們的能力,並向他們學習。

畢業不代表學習道路的終止!
「畢業不代表學習道路的終止,人們今日所學未必足以應付未來的社會,畢業象徵持續學習里程的開始。」
其實在去年3月,新加坡教育部就公布計劃三年內增加對高等學府終身學習項目的撥款力度,預計在當前的已投入的約2億10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1億元。
增加的1億元投入將會被用在高等學府的「終身學習項目」上,比如技能創前程系列(Skills Future Series)課程。
* 為了鼓勵新加坡人終身學習,政府於2015年2月推行「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計劃」,凡是25歲以上的國人,從2016年起獲得一筆500元的培訓補助,可用以支付短期進修課程的費用。
而事實上,自2017年10月推出技能創前程系列課程以來,六所公立大學、五所理工學院以及工藝教育學院等12所高等學府開辦的短期課程已經多達800個,報讀人數已經達到了4900人。

為了推動終身學習計劃的進程,新加坡高校也不遺餘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宣布推出新計劃,未來將把學生的學額有效期從當前的3-4年延長至20年!藉此鼓勵畢業生取得文憑之後繼續回校學習新的內容。
南洋理工大學校長也宣布,將無償為每一位校友(一共22萬人)提供1600元的進修輔助金支持,藉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為應對未來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打好基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Nang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對於高校紛紛推出舉措,跟進「終身學習」計劃,教育部長王乙康也表示:
「這些舉措會讓『校友』的概念重新被定義。而且這種思維上的轉變也會給其他高等學府以啟發。」

高等學府還將推出「微證書」!
除了資金投入和高校變革之外,此前關於教育部開支預算的會議上,還討論了是否能夠推出更多的「微證書」的可能性。
鑒於當前「終身學習計劃」一片大好,各種短期單元課程像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推出「微證書」有利於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有目標的學習!

目前,只有少數幾門特定的課程修完之後,大學才會頒發「微證書」,接下來,學校將會進一步討論,並推動更多課程推出「微證書」。
面對全球日新月異,變幻莫測的經濟形勢,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努力推動國家經濟轉型,藉此保持競爭力。
由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未來新加坡教育將步入「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全新階段,而這樣的轉變將會大大增加智慧國創建的進程,未來的新加坡也將更有希望在競爭大潮中再現繁榮。
終身學習也必將成為新加坡鼓勵的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