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就讀於國內985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現在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以下簡稱NUS)的中國語言與文化專業。
第一學期剛剛結束,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就讀體驗!

初見新加坡
新加坡公立大學的碩士一般是七八月開學,我也是今年7月來到新加坡的。
初到這裡,就被這裡超高的綠化率和乾淨的街道吸引,「花園城市」名不虛傳。從機場打車到住處的時候,一路都是茂密的大樹和大片草坪。

空氣和街道也都很乾凈,溫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高,我從國內走的時候是夏天,反而感覺新加坡的溫度更低。雖然是熱帶氣候,比較潮濕,但很神奇的是並不覺得悶熱。可能是島國的原因,如果是晚上的話,有風就更涼快了。

而且新加坡華人非常多,新加坡人也從小接受雙語教育,必須修讀一門母語,所以很多人都會說中文。
一個非常好笑的事是,我在到達的第一天晚上下樓買東西,正支支吾吾英文怎麼說的時候,店員問我:「Can you speak Chinese?」
總之,新加坡給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NUS初印象
NUS的生態環境也特別好。
有個綽號是「野雞大學」。因為學校的草坪上、樹下、人行道上,隨處可見各種品種的野雞,早上會有公雞打鳴,還能經常看到雞媽媽帶著一串雞寶寶在外覓食。水獺、松鼠、大蜥蜴,還有各種叫不出名字來的鳥都見怪不怪。



(圖示:學校里的小動物們)
但師生和動物會和諧相處,互不打擾。沒有人會傷害嚇唬它們,它們也一般都會忽視路過的行人,不靠近也不怕人,這對剛從國內過來的我來說,還挺有趣的。
走在校園裡,感覺大多數同學和老師還是來自亞洲,以華裔、馬來、印度為主,歐美同學比較少。

NUS面積很大,各個學院之間的距離蠻遠的,但學校有免費的校車,也有在校園內穿行的公交車。
另外,忍不住誇誇NUS的食堂,吃飯實在太方便了。NUS食堂絕對是世界級天花板,好吃又便宜;校外吃飯也會有很多選擇,食閣文化也太棒了。



之前本科時候我有去德國交換,經常吃泡麵和超市的冷凍食品,外面的食物又貴又難吃,相比之下現在覺得太幸福了。
專業就讀體驗
我所在的專業是中國文化與語言,所以來自中國大陸和港澳台的學生占大多數,也有幾個來自其他國家的小夥伴。專業在申請的時候是需要雅思的,不過學習語言很多是中文。
同學們大多數是來自985、211高校的文科類專業,而且均分很高,85以上是普遍現象,生源質量非常好。也有一些同學是之前在國內做過語文老師,帶著工作經驗來就讀的。

授課內容和國內的中文專業有很大不同,主要是聚焦於東南亞視角下的漢學研究。課程內容有關於文學的,會學習中國古典和東南亞的中文文學;也有很多是關於東南亞的華人文化的。比如老師還會帶我們去馬來西亞做田野調查。
內容感覺蠻有趣的,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中國文化和文學。
全日制的碩士一般是在1-2年完成,大多數同學會選擇1年或者1.5年畢業,不同就讀時長,學費是一樣的。

1年的好處是比較節省時間,能快速拿到碩士學位;1.5年的話,可以有更多時間在新加坡本地尋找實習,學習壓力也沒那麼大。
課程考核分為平時作業分、出勤分、課堂參與度、期末考試分數;大多數科目沒有期末考試,以論文形式完成,平時作業分為小組作業和個人作業。
小組作業是個和同學們熟悉起來的最好辦法,而且我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和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碰撞出很多想法,我蠻享受這個過程的。
留學收穫
開闊眼界
我在來讀碩士之前沒有出過國,加上本科專業原因,當時覺得讀出國遙不可及。
我的建議是一定要大膽嘗試,出國留學真的收穫滿多。不止是知識上的,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有機會跳出原有的圈子,見到更大的世界。

你會發現原來不同人的成長環境可以差別這麼大,不同國家、種族、經歷的同學們,思維和想法上有這麼多不同。你會開闊眼界,會更能理解人和人之前的不同。也會更能接收新的事物。
想問題的角度
在我的一門專業課上,老師跟我們說,「如果你們未來不從事這方面研究,一個月後你們就會忘記我今天在課堂上講了什麼,但是你們會記得在作業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拆解和分析問題的方法。

而且在過去的學習和考試中,我更執著於尋找「正確答案」「證明我的觀點就是對的」,但很多時候只是看待問題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而已。
在一個更多元的環境中讀書,讓我對思考問題有更多的角度。我覺得讀碩士的最大意義也在於此。
英文提高
我的雅思只有6.5,而且聽力和口語都不好,剛來新加坡的時候確實很難用英文溝通,經常會因為聽不懂尷尬至極。

來新加坡,我參加了很多活動,平時也會和其他國家的小夥伴交流,有語言環境之後,這半年英文的進步速度,比我在國內學幾年都快。現在已經能很從容的去其他英語國家自由行了。
這些,是真正印在骨子裡的收穫,也是我能從新加坡留學帶走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