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制定了可持續性路線圖2030, 這是新加坡教育機構中最全面的可持續性計劃,得到綠色融資支持,覆蓋氣候減緩、氣候適應、資源效率和可持續性行為變革。此路線圖也為新加坡2030年綠色計劃的多個支柱提供了支持。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有哪些項目吧!
碳中和計劃

🌿🏢 NUS 正在通過低碳設計標準、能源效率、資源節約行為、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來實現校園的脫碳目標。
📈🔌 主要的方法是減排。根據預測,在業務常態下,NUS 的電力消耗將在 FY30 增加至 327 GWh,較 FY19 的271 GWh 增加21%。NUS 承諾通過節能來抑制這一增長,首要任務是從 BAU 中減少 87 GWh(27%)。
🏭🌍 通過一系列能源減排措施,NUS 計劃在 FY30實現20%的能源使用強度(EUI)減少。

📉⚡ 儘管校園不斷擴大,Scope 1 和 Scope 2 排放預計將從 FY19 的113 ktCO₂e 增加到 FY30 的135 ktCO2e,但首要任務是減少電力消耗,因為 Scope 2 排放占 NUS Scope 1 和 Scope 2 排放的98%。通過深入研究重新設計、減少和替代,NUS 估計將減少 56 ktCO₂e,實現 Scope 1 和 Scope 2 絕對排放減少30%,在 FY30 達到 79 ktCO₂e。
🌐💼 為了應對 Scope 3 排放,NUS 將制定可持續採購框架,將可持續性考慮納入重大採購活動中。
Cool NUS
🌡️🌿NUS 校園迎接氣候變化,通過全面的感知技術和應用減緩建模和基礎設施措施來提高戶外熱舒適度。
🏞️🔍NUS 是新加坡第一個關注氣候的校園。這個項目是由大學校園基礎設施 (UCI)與設計與工程學院(CDE)的研究人員合作開展的,採用了「BEAM」方法 - 基線、評估、行動、監測。

📊📡 「BEAM」 包括一個超過50個校園範圍傳感器的廣泛網絡,是新加坡校園中最密集的傳感器網絡,將收集高解析度的環境數據以建立基線微氣候條件。這個基線將在 FY24 年進行細化和建立。基於此,我們將識別熱點和涼爽區域,並在 FY25 年通過模擬和測試 bed 來實施減緩措施。

零廢物區域
🔄🌍 打造零廢物區域,將謹慎的垃圾分類回收和再利用變成社會常態,通過循環經濟技術試驗來關閉廢物循環。

🎯🗑️ NUS 的願景是在2030年實現零廢物的運營校園,將50%的垃圾送到焚燒廠的垃圾改為回收、再利用,最重要的是減少廢物產生。零廢物 NUS 路線圖2030的制定是為了支持新加坡的零廢物總體規劃,該規劃旨在通過減少食品垃圾、包裝垃圾和電子垃圾,到2030年將垃圾堆積到 Semakau 垃圾填埋場。

熱帶雨林校園
🌿🌳 NUS 志在將校園打造成一個生態友好的地方,融入熱帶雨林的懷抱,擁有茂盛的綠地,以減輕全球升溫,為新加坡成為自然之城的旅程貢獻力量。校園將有綠意盎然的綠地、自然化花園和街頭的自然小徑,豐富多樣的植物和動物讓校園社區享受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 NUS 擁有 "The Ridge" ,它是位於 NUS 校園中心地帶的年輕次生林,沿著肯特嶺路延伸。這裡生物多樣性豐富,受益於與鄰近的 Southern Ridge 森林的連接。校園茂密的綠意將見證新的綠地、自然化花園和內部的自然小徑的增長,為 "The Ridge" 樹立了獨特的身份,增加了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地標。
🌳🏞️ NUS 承諾,到2030年,增加新的綠地,包括在2023年之前建設5公里的自然小徑。通過多樣的植物種類的密集植樹和自然綠地的重建,提高棲息地質量和連通性,將自然延伸至校園的核心,降低建築環境溫度。到 FY30,將在校園種植總共10萬棵樹,為新加坡的 "OneMillionTrees" 運動貢獻10%。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正在勇敢邁出可持續未來的步伐。他們的可持續性路線圖2030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覆蓋了碳中和、氣候適應、零廢物和熱帶雨林校園等關鍵領域。NUS 正在通過創新方法,如節能減排、氣候韌性、廢物管理和自然保護,努力成為可持續性的楷模。他們的努力不僅對校園社區有益,還為新加坡以及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讓我們一起關注 NUS,共同創造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明天!
以上圖片均來自NUS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