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將在2024年8月推出新的醫學學士與外科學士(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MBBS)課程,以應對新時代的醫療挑戰,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和現代化技術,培養具備專業技能、同情心和適應能力的醫生。
面對新時代的變革
世界正處於新時代的開端。變革正在發生,當前李光前醫學院也正在思考如何面對以下難題:
● 如何跟上時代的變化?
● 哪些顛覆性力量和新興技術正在影響我們的生活?
● 醫學如何能與社會一同進步?

李光前醫學院大樓
來源:ntu
醫學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來源:ntu
為了應對新時代變革的挑戰,李光前醫學院不僅要在實驗室中尋求新的科學知識並探索未知領域,也要為未來的醫療保健和醫學培養醫生實習生。
2010 年南洋理工大學與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成功簽署合作協議,成立李光前醫學院,這為重新調整和聚焦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在協議於 2028 年到期之前,李光前醫學院將從 2024/25 學年開始開設南洋理工大學醫學學士課程,學生將於 2029 年畢業。
為此,李光前醫學院的教育團隊進一步定製了課程,以更好地滿足新加坡不斷發展的醫療保健領域的需求和優先事項。
今年 8 月,李光前醫學院將推出新的醫學學士與外科學士(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MBBS)課程,以確保其能夠幫助醫學畢業生滿足快速發展的醫療保健領域的需求。
培養未來的醫生
李光耀醫學院課程主管助理院長、副教授 Faith Chia 表示,「課程改革不僅僅是為了與時俱進。我們希望培養的醫生不僅精通最新的科學技術,而且堅韌不拔、適應能力強、紮根於醫學基礎;他們善於溝通,擁有專業的臨床技能,對患者充滿同情心。」
通過更新課程,NTU MBBS 課程將積極響應衛生部的「更健康的新加坡」等新興舉措,以及精準醫療、技術的廣泛應用和醫療保健領域的人工智慧(AI)等相關主題。

來源:ntu
為了確保教育的全面發展,以技術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將與深入的醫學人文學科相輔相成。
教學方法的改革一方面旨在將學生培養成能夠應對實踐中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情況的醫療專業人員。以提供富有同情心和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的培養承諾,更加強調道德標準、專業精神和患者安全。
總體目標是讓學生成為一個富有愛心、富有同情心、熟練且自信地使用技術的醫生。

來源:ntu
在保留帝國理工-南洋理工大學醫學學士課程優勢的同時,該課程還引入了改進措施,以適應國內和全球醫療保健和醫療保健教育的變化。升級後的醫學學士課程將進行的一些重大轉變和新方法包括:
● 引入新的學習成果
融入數字健康(包括數據科學、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精準醫療、職業健康和健康公平方面的新學習成果和活動。
● 屍體解剖學介紹
在 3 年級和 4 年級介紹屍體解剖的解剖學知識,強調臨床與外科知識的相關性。
● 組織 MBBS 研究日
組織 MBBS 研究日,讓學生體驗整個研究歷程
● 在初級保健環境中增加社區衛生夥伴的參與
在我們對初級保健環境的教學中增加社區衛生夥伴的參與,擴大我們學生在各個年級和選修課期間的實踐經驗的範圍和相關性。
● 注重過渡管理
通過研討會和訓練營,管理學生在第 2 至 3 年從校園到診所的過渡,以及在第 5 年末從學校到實踐的過渡。
● 醫學人文學科的垂直整合
醫學人文學科垂直整合貫穿 1 至 5 年級,是醫學院的特色之一,也是首個在醫學院實施的學科。
此外,今年 8 月,也將啟動「專業成長」計劃,幫助醫學生應對醫學實踐挑戰的創新計劃。該計劃通過 MBBS 課程中整合的結構化討論、研討會和臨床過渡研討會,培養強大的職業認同感並增強心理韌性。
持續的質量保證與現代化教學

來源:ntu
在獨立的醫學學士課程下,醫學院也將嚴格保證這些課程的教學質量,遵守好新加坡醫學理事會、南洋理工大學和李光前醫學院規定的當地質量標準。
為了堅持這些標準,李光前醫學院將堅持任命來自知名本地和國際機構的外部考官,負責學術科目和專業評估,以保持醫學教育和實踐的卓越性。

來源:ntu
更新後的課程是在快速發展的數字時代推出的,旨在讓學生接觸到越來越多地應用於醫療保健領域的數字醫療解決方案和人工智慧醫療技術。這些創新將在培養塑造醫療保健服務格局的未來醫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在為迎接未來學生培訓做準備的同時,學院仍致力於提供以創新教學方法為特徵的現代課程,即團隊學習 (TBL) 和其他前沿技術。這也是一種注重跨學科學習的教育模式,借鑑了醫學、科學、工程、技術和人文學科等多學科協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