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面」俱到

逛吃逛吃
一場突然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武漢這座英雄城市。自武漢「封城」以來,武漢人為抗疫默默承擔著種種不便,連吃一碗熱騰騰的熱乾麵都變成奢望。而全國各地小吃紛紛開始為武漢熱乾麵加油,成為抗疫途中最有煙火味的應援。


(圖源:舌尖上的獅城)
如今,中國疫情得到了控制,熱氣騰騰的熱乾麵,重返武漢市民的「過早」餐桌。新加坡雖然沒有熱乾麵,但是獅城也有不一樣的面。在「面面」俱到的新加坡,你會為哪些面打call呢?
/叻沙面/ 328加東叻沙
想必了解新加坡美食的人對這家店都不會陌生,這是一家眾多明星打卡的老店,店鋪牆上貼滿了老闆與明星的合照,人氣可見一斑。到店必點的當然就是招牌叻沙了,蝦、蚝仔、魚片搭配上濃郁的湯頭,鮮、香、辣,每一口都充斥著濃郁的娘惹風味。

(圖源:cntraveler)
湯頭是用特製的叻沙醬熬成,麵條也切成可用勺子舀起的大小,一勺便能吃盡這碗中的各種滋味,豆芽菜的脆爽與麵條的軟糯激情碰撞,搭配特製的湯汁,味道堪稱完美。

(圖源:ieatandeat.sg)
這道美食將中國食材的含蓄與馬來料理的奔放完美融合,一份看似簡單的叻沙面,調出了人間稀有的熱情味道。一碗叻沙面過早,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新加坡式拉麵/
A Noodle Story
這家門店不大的麵館,竟在米其林榜上有名。據說老闆對自家的面很有態度,每天只售200份,但是為了嘗鮮,食客們認為排隊也十分值得。之所以受到大家的青睞,不僅僅是它有超高的顏值,還在於這碗面就能滿足你對美食的一切幻想。

(圖源:sethlui)
主食選用的是粵菜食材——竹升面,竹升面製作過程很考究繁瑣,先用傳統方法和面,再用竹子取代機器壓打而成,費時費力。用這種古老的方式做出的餛飩和面,口感Q彈,韌性十足。

(圖源:tripadvisor)
面的配料也有講究。雲吞個頭飽滿,叉燒肉質層層分明,炸土豆裹蝦,創新十足,酥脆可口,配上香氣四溢的香油以及獨家海鮮辣醬,只能用店名來形容,真的「超好面」。
/韓式雜醬面/ Obba BBQ
人氣爆棚的「Obba BBQ」是公認的正宗韓式料理,不僅有肥美的各種肉食滿足食客對油脂的渴望,還有毫不遜色的特色主食,豐富人們的味蕾。雜醬面——韓國麵食的頭牌,具有高麗風味的韓式料理代表。

(圖源:danielfooddiary)
麵條通透勁道,肉丁味道濃郁,洋蔥粒清新解膩,澆上一勺濃稠的醬汁,再撒上一把爽口的黃瓜絲,黃、綠、黑三種顏色構成的美食,看似簡單的製作工藝,味覺感受卻相當精彩。肉丁拌著麵條,口感軟糯又不失嚼勁,拿捏得恰到好處,樸實無華但讓人無法自拔。
/C&C C&C Pasta/ The Masses Singapore
The masses 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寶藏法式餐廳,每道菜都賞心悅目,味道自然也不在話下。主廚還會不定期更新菜譜,讓人永遠不知道下一次去會有怎樣的新鮮感。

(圖源:misstamchiak)
4C冷麵是店裡的招牌,三個C 分別是 Crabmeat、Caviar、Clams,後來常常追加Chorizo所以就變成4C啦。主食原料為義大利面,烹飪方式卻獨樹一幟,以冷麵的方式呈現出來,可謂是獨具匠心。口感清涼爽滑,與夏日炎炎的新加坡堪稱絕配。

(圖源:burpple)
廚師在放料上也毫不吝嗇,豐富的食材堆疊擺放,龍蝦濃湯打底,意面上鋪滿細膩的蟹肉,頂部再蓋上一大勺魚子醬,層層疊疊構成了雪山之美。法餐的精緻在這道菜上呈現得淋淋盡致。
/雞腿拉麵/ Ramen Keisuke Kori King
這家店是一家地道的日式拉麵館,雞肉熬制的雞湯作為湯頭,鮮香濃郁,營養豐富。傳統的日式拉麵,口感細膩且有彈性,掛上黃澄澄的雞湯,入口香濃。


(圖源:舌尖上的獅城)
黑椒雞腿麵和青椒雞腿麵是店裡的招牌,整隻雞腿先煮至鬆軟,再均勻塗抹香油進行烤制。表皮微焦,雞肉酥爛,讓人大快朵頤。再吃一顆拉麵之魂——溏心蛋,蛋白軟硬適中,溏心火候恰好,油亮亮的奶油狀溏心呼之欲出,每一口都是蛋白質帶來的驚喜。
/烏冬面/ Marugame Udon&Tempura
現做現煮的贊岐烏冬,軟硬適中,Q彈筋道,主廚在烏冬面的口味上可謂下足了功夫,麻辣肉醬烏冬香辣過癮;牛肉番茄烏冬酸爽濃郁;和風蛤蜊烏冬鮮甜可口;炭燒雞肉和明太子烏冬都配有一顆飽滿的溫泉蛋,戳破蛋白流出金黃的蛋黃,包裹著蛋液的烏冬口感更加豐富。

(圖源:myeatandtravelstory)
如果太多選擇讓你無從下手,不如點一份烏冬面火鍋,鮮香麻辣的火鍋底料放入各種海鮮和蔬菜,加入爽口筋道的烏冬,幸福指數直線上升。

(圖源:myeatandtravelstory)
這些美味怎能被辜負,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這樣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去打卡美食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