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親自站台!新時代新加坡學校該有的兩個素質是什麼

2020年01月19日   •   5985次閱讀

最近,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的講話中,都在著重描述他們對新加坡教育未來的一些看法,以及對新加坡學校的未來願景。

其中,有關新時代新加坡學校應該具備的素質,應該給學生展示的素質,是王乙康先生多次強調並且重點提出的問題。

從新加坡教育改革的這近二十年來,新加坡教育人所展現的面貌,正符合這兩個素質,而現在,它們被具體提出,並且成為了新加坡學校未來的警示牌和路標。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相關內容,看看新加坡教育者們對此的追求到底是什麼吧~

內涵

包容、創新。

這就是新加坡學校未來需要具備的關鍵素質,也是王乙康先生數次強調的詞語——從早期的大英國協教育分流,到現在逐漸從小學蔓延到中學的科目編班制度,新加坡教育部正式遵循著這兩條基本原則在行事。

早期的大英國協式分流教育,更接近殘酷的叢林法則,優越的高級教育只配強者擁有,而普通學生只能是食腐的禿鷲,更不要說那些只能像是叼著白骨的小狗一樣的技術學校學生和特殊教育學生了,學生們涇渭分明地區分開了。

這樣當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許多問題,比如輟學率高的問題,比如優秀教學資源短缺的問題,但同樣,這樣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許多孩子的可能性。

我們都知道,在資本主義世界,當階級之間無法流通,逐漸固化,那麼社會矛盾就會加劇——人群之間的對立不光是因為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甚至是性別,更因為其教育背景以及價值觀,當孩子從青少年時期就被分流教育貼上標籤,你很難想像他是否還能有所突破。

這就是新加坡教育一直以來潛在的困境,孩子們極其害怕失敗,因為失敗帶來的影響是多個層面的,很有可能一次分流考試的失敗,就會讓他們的人生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不敢失敗、害怕失敗,也會導致人的腳步畏縮不前。

這種過於注重學術成果,應試成績的表象,深層次是孩子們對劃分到低層次的恐懼,比起我國,新加坡的這種現象更加嚴重,所以他們的壓力也更大。

雖然有些時候,壓力是催化劑,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但在早起學習歷程中,過大的壓力往往會造成反效果。

而新時代,則需要將這些遺毒徹底清除——在前段時間的PISA評測中,新加坡學生就被認為綜合能力很強,但更害怕失敗,這是新加坡教育存在的問題,而包容和創新這兩個教育素質,則是解決這方面問題的兩劑良藥。

包容

包容,是新加坡學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同時也是整個新加坡社會的內涵——新加坡的多元種族、多元文化,需要以包容來融合,如果狹隘的民族主義抬頭,就會讓新加坡的社會矛盾加劇。

而我們往往會看到,挑動極端民族主義者,目的一般都是轉嫁國內矛盾,挑起國際爭端,而新加坡建立至今,對此都是敬謝不敏,新加坡奉行多邊貿易,與各國關係都算是友好,而新加坡國內也同樣是如此。

如果不能包容不同文化信仰者,不能讓社會趨於穩定,社會結構就會遭到破壞——而對於教育來說,如果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包容,很有可能最終的結果就是讓很多本來有機會成才或者在某方面有所成就的學生,因為早期的壓力而崩潰。

包容不光是對學生們一視同仁,更是將更多的機會分散到不同背景的學生手中……如今,新加坡早已不需要再擔憂所謂的輟學率問題,也不必考慮教學資源是否不足,在坐擁一定的資源時,將他們播散給更多的學生,是更好的選擇,給不同學生更多的機會。

包容也會使在不同領域有才能的孩子們互相產生交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也增加,進一步整合了社會層級,拉進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不是一味地讓才能卓越的學生高高在上,遠離普羅大眾。

隨著改革的繼續推動,和時間的推移,包容的內涵將更多的體現在新一代新加坡人身上,這就是教育的力量,教育能將某種概念深深烙印在學生身上,伴隨他們成長,最終改變社會風氣。

創新

創新、革新,說來簡單,但確實最難以實現的內涵,也是新加坡政府未雨綢繆之體現。

創新在新加坡學校或者教育體系中,充當著驅動力的作用,促使教育者們對現有制度大膽提出質疑,這需要相當的勇氣——

比如一個滿身缺點的人,你可以輕易說出一系列他需要改正的地方,但對於一個已經有所成就,恪盡職守的人來說,挑毛病就是一件很難的事了。

新加坡教育體系就是這樣,新加坡素有亞洲教育之都的美名,甚至許多歐美國家的家庭也慕名而來,其體系之完備、之優秀,已經有豐碩的成果為其證明。

在這種情況下,指出某個問題變得相當困難,因為成果太過卓越,所以反而讓人覺得制度已經趨於完美,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甚至有時會讓人認為,現有制度正是整個體系優越的原因,不能隨意作出改變。

但我們知道,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劇變,國家在崛起和衰落,社會關係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科技也在隨著時間不斷衍生突破,如果不及時矯錯,難道要等到結果變得糟糕才行動起來?

新加坡教育部早在2000年前後,就想清楚了這個問題,如果不能變得大膽,不能時時創新,優勢就很有可能喪失,為了應對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進行周期性的改革,進行根源性的改革,是必須要做的事。

而創新,細化到每個學校,就會衍生出不同的教學模式,科目組合和CCA,這對學生的發展是極為關鍵的,同時,創新精神也會感染學生,使得他們在進入社會或者走出國門時,也能有這樣的精神素質。

結語

新加坡教育部屢次強調這兩個概念,王乙康先生也多次在講話中提及這兩個概念,自然是因為這兩個概念會作為新加坡教育體系未來的指路明燈。

但更深層次思考,小編覺得這兩個概念,適用於很多現有體系,對於同樣擁有多民族背景和走在發展快車道的我國來說,同樣具有啟示作用。

555

2025THE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新加坡國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301次閱讀
一個陪讀爸爸眼中真實新加坡教育(小學篇)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中學網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736次閱讀
美國議員提案禁中國留學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贏家!
2025年05月01日   •   2394次閱讀
原來校區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這座國際學校!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澳洲國際學校:新加坡最豪華學校之一
2025年05月06日   •   2223次閱讀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亞洲翹楚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閱讀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5月03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小一入學政策洗牌,PR學額縮減,國際生「地獄難度」,快來get通關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539次閱讀
新加坡這些政府中學,開放日即將來臨
2025年05月04日   •   1368次閱讀
一人一個真實吃過的新加坡留學紅利
2025年05月03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閱讀
人人都想去的新加坡公立大學到底有什麼魅力?如何申請?
2025年05月05日   •   1026次閱讀
撕開新加坡私校真面目:PSB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一年一度!新加坡2026小一報名來啦,公民PR和外國學生如何規劃?
2025年05月06日   •   1026次閱讀
2025英新港聯申實戰手冊:避開內卷,用數據找到最優路徑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ERC學院 新加坡初中學歷起點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布萊頓國際學校申請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
中國學生專屬碩博連讀全額獎學金!通往新加坡名校的黃金跳板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新加坡本地國際學校三巨頭—聖約瑟國際學校【8年級即將開放申請】
2025年05月01日   •   684次閱讀
揭秘新加坡院校之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JCU)
2025年05月05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留學 新加坡通商中國獎學金考試安排出爐!記得領取通關秘籍
2025年05月04日   •   684次閱讀
為什麼一提到低齡留學,大家都首選新加坡政府學校?
2025年05月05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申請指南:從擇校到入學的全方位解析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