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沿襲英國制度,毋庸置疑其基礎教育水平在東協各國位列第一,自上世紀60年代末始便以英語為基本教學語言,再加上華裔為主體人群,這也是極其吸引低齡留學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來講,新加坡教育可分為三個階段:
01 第一階段
與國內基礎教育一樣,分為六年小學教育(強制性),再修完四年的中學課程便完成了首階段的學習,此時便產生了第一次分流,看到這裡不禁讓我想到,國內目前教育下移的整體趨勢,可能又是和新加坡學習來的吧。

02 第二階段
當O水準考試(新加坡的中考)基本科目成績均達標者,可選擇的路徑比較多了:
入讀新加坡政府的五所理工學院(3年 Diploma 學歷)
初級學院(兩年制的新加坡高中)
成績未達標者可入讀工藝教育學院(ITE 中專)
近年來也有很多學生選擇直接入讀私立大學預科以節省時間
經濟條件允許下,很多學生會以O水準成績申請英澳大學的預科課程

03 第三階段
就是夢寐以求的大學階段了。
理工學院學生畢業後成績較優異者可直接申請入讀新加坡公立大學繼續完成本科學位,通常會獲得一年學分減免
初級學院畢業生通過A水準考試(新加坡高考)申請本地及海外大學
私立大學/海外大學預科完成後也將直接進入本科的學習
總體來講,與國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制度對比,新加坡的教育制度選擇性更多,升學路徑也更多樣化,給了每一個孩子求學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是終身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像我的一位同事,在理工學院畢業6年後,憑藉工作經歷和前置文憑,也申請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 的本科入學,也算是曲線救國重返校園。

總結
新加坡公立教育的三個階段,大家可記住三個考試為時間軸線:
1. 新加坡小學畢業考試/小學離校考試 (PSLE)
2. 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O水準)會考 (Singapore-Cambridge GCE 'O' Level)
3. 新加坡劍橋高級教育證書(A水準)會考 (Singapore-Cambridge GCE 'A' Lev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