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則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陳春花學歷造假被新國大刪除教授信息的新聞,引發了不少吃瓜群眾的好奇。也讓我們領略了新加坡對學術對學術造假的零容忍的態度。
即便身份地位多高,在職時間多長,只要涉及學術造假,在新加坡都是零容忍的,任何對學術不誠信、學歷造假的行為,都要面臨相當嚴重的後果!
國大客座教授學歷造假醜聞
此前,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陳春花被質疑其新加坡國立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的學歷有問題。
網友更是扒出她「愛爾蘭歐洲大學」工商管理博士的學歷也有造假成分。

來源:NUS官網
現已被刪除
在輿論關注後,新加坡國立大學已暫停了陳春花的授課,同時開始調查其博士學位,並稱「學校嚴肅看待教員的行為標準」。
目前,新加坡國立大學官網也已刪除了陳春花的個人簡歷。
即便身份地位居高,時間歷經多久,對於新加坡來說,任何對學術不誠信、學歷造假的行為,都是零容忍的,都要面臨相當嚴重的後果!
新加坡:學術欺騙零容忍
學歷造假,終生禁止在新工作
大多學術造假的人,都會抱著「賭一把」的心態,只要不被查出來就萬事大吉。
為了更快速獲批新加坡准證,不少人選擇從學歷入手,於是便有了以下新聞,據悉這所「印度馬納夫·巴爾蒂大學」是一個慣犯了,是專賣假文憑的高等學府,11年期間累計出售了36000份假文憑,其中還摻雜著5000份真學歷,混淆眼目。

來源:ST
但面對教育態度強硬的新加坡政府,查出與否,只是時間問題。一經證實,涉案人員將會被撤銷工作證件,終生禁止來新加坡工作,另外還會面臨高額罰款或監禁。
考試作弊,毀掉前途
新加坡對教育的重視,從立法就可見,大到學歷造假、學術欺詐,小到考試作弊,都會有相應嚴重的懲罰。

來源:baike
早在今年4月,六名新加坡實習律師在一場考試中作弊,通過社交媒體進行答案傳播,被查處後,便要求進行重考,並且申請延期。
雖然大家對於「僅僅重考」的結果並不滿意,但對這六人「公開通報」,且他們又是從事律師這個行業,無疑是給他們在行業中的發展畫下了巨大的問號。
廣大留學生不要鋌而走險
新加坡對於學歷造假的打擊也很嚴厲,對於造假人員將採取嚴厲的法律措施。
特別是對於留學生來說,在申請新加坡院校以及找工作是千萬不能抱有僥倖心理。新加坡每年都會有外籍員工因遞交假學歷獲刑,被判時間不等的監禁!

來源:bownpress.com
早在2013年7月17日,25名外籍員工因遞交假學歷獲刑,20人被判4周監禁,5人被判20天監禁。
除此之外,新加坡外勞僱傭法修訂後,交假學歷申請EP/SP最高可判2萬新幣罰款及或24個月監禁。
大學排名成學術造假幫凶?
有人看到學術造假的新聞後表示,大學排名越靠前 學者承受論文發表壓力愈大,這麼一來,學校排名成了推動學術造假的幫凶。
任何大學排名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無瑕的大學排名,更不用講一些出於商業目的或被操縱的大學排名了。我們不應唯排名論,但也不應完全否棄排名。

來源:THE
特別是主流大學排名背後的底層邏輯日益趨同,都在關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和國際化等方面,使用的指標和數據來源也大同小異。
這些主流大學排名之間的關聯度或相關度極高,意味著多數大學的名次相對穩定和可靠,極少有大學會在不同排行榜上的名次相差甚遠。
新加坡學術界造假占比極低
據Retraction Watch博客稱,自2007年以來,有60篇新加坡學者的論文被撤,占全球1萬4000篇被撤文章約0.43%,比例極低。(根據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經營的SCImago期刊排名,新加坡自2007年以來發布了1萬1845份學術研究報告。)

來源:meditext.com
不過,心理衛生學院醫療委員會副主席 (研究)莊紹安教授判斷,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很多個案是查不到的,我們很難有準確的數字」,這個情況與國際趨勢相當一致。
新趨勢:電子認證證書
其實早在2018年,新加坡政府科技局推出新平台,讓高等教育學府和培訓機構等能頒發無法偽造、無法修改的電子證書,僱主也可迅速辨別求職者是否提呈了造假證書。
這款軟體的名字是OpenCerts(尚未有正式中文譯名),平台利用的是區塊鏈科技,因此能保障電子證書的頒發和認證過程。

來源:OC.com
已有超過10家高等教育學府表示有意使用這個平台,而政府科技局正與學府的技術團隊合作,把平台融入證書生成和頒發系統。
電子證書一旦通過查證,僱主就看得到證書的所有內容;若沒有通過查證,平台則會顯示「內容遭篡改」或「文憑被取消」等信息。
對於查驗學歷信息來說可謂是極大的方便。相應的,學歷造假的機率也會降低。
學術誠信是各位學子的底線,希望大家做好「吃學術的苦」的準備,嚴肅對待學術問題,不要抱有任何僥倖心理,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