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壺天,正是我喜歡的那種餐廳——老派、自信,仿佛時間對它無能為力。連名字都讓人著迷,清壺天仿佛出自古典詩詞,與本地其他老字號如紅星、麗華不同。清壺其實是老闆父親的名字。

這家潮州老餐廳已有近百年歷史,始創於 1930 年,至今仍舊堅守著傳統潮州菜的精髓,甚至供應許多潮州館難得一見的滷鵝。
鵝頭呢?由於禽流感的管控,新加坡僅允許少數地區的鵝進口,而老闆選用的匈牙利鵝,在進入新加坡時已處理乾淨,因此這裡的滷鵝都是無頭的。

本地的老潮州人,沒有人不識清壺天。老闆本身就是一部行走的潮州菜百科全書,與他交談,常常能學到不少飲食文化的趣事。
餐廳里掛著一張泛黃的老菜單,以毛筆書寫,價格標註著早年的蘇州碼。許多菜名如今已鮮少聽聞,卻勾起了老一輩的回憶,也讓年輕人充滿好奇:究竟燒火腿螺、蘆筍鴨掌、燒鵪鶉球是什麼滋味?

我喜歡老餐廳,更喜歡老菜。在這個講求效率與高回報的時代,不少老菜因工序繁複而被淘汰,而手藝一旦荒廢,終將失傳。
清壺天屹立近百年,老闆說餐廳已積累了 4000 道菜譜,菜單上所見不過是冰山一角。於是我想——能不能在這裡辦一場美食活動,一邊品嘗經典潮州菜,一邊聊聊潮州美食,甚至探討新加坡潮州菜與中國潮州菜的異同。


於是,我們特別請老闆為這次活動設計了一套「私房菜單」,類似 Omakase 形式,做一些菜單上沒有的菜。我只有一要求,一定要有他家的芋泥作為甜品。
這次的菜單共 9 道菜,包括拼盤、魚、鴨、雞、蝦、主食、甜品等,一應俱全。9 這個數字寓意長長久久,願這頓飯,也能為你留下長長久久的回憶。

曾在微信公眾號寫過清壺天,閱讀量突破 2 萬,轉發近 400 次。當時我並不認識老闆,後來餐廳確實迎來了不少新訪客。老闆說,一些客人給他看了公眾號的文章。
這次老闆特地為我們的活動提供優惠,他說這一桌通常要 800多新幣。
我們現在每位只需 68 新幣,還包含菜品講解環節,美食有了故事,會更令人難忘。
活動詳情:
📌 主題: 聽故事,品老菜 —— 一邊享用潮州美食,一邊聆聽潮州飲食文化
📅 日期: 4 月 12 日(星期六)
🕕 時間: 18:00 入席,預計 21:00 結束
💰 收費: 每人 68 新幣(成人小孩同價,包含消費稅和服務費和茶水。額外飲料和餐點自費)
📍 地址: Whampoa W, #01-27 Blk 34, Singapore 330034
我們計劃包下整家能坐百人的餐廳,方便我們進行說菜的活動,但只想設 7 桌,每桌 10 人。由於名額有限,先到先付款先得。
歡迎有興趣包桌或參與的朋友加微信了解詳情。

關於作者:葉孝忠 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光明日報》專欄作者,前《孤獨星球》指南出版人,並曾在上海和北京生活和工作、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兼任高級講師。 目前從事教書、出版和寫作等,已經出版超過20本個人旅遊文學作品。他出版的暢銷書《食遇》,書寫新加坡本地美食,最新作品《我給新加坡寫了一本馬來西亞》,同時他也是新加坡作家節的中文節目策劃人。 關於我們:
我們經常會舉辦新加坡美食和人文導覽,主題涵蓋歷史、文化、藝術、生態及美食等。由本地作家和專家帶領你了解新加坡最真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