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香港人都說,一睡醒就要交錢給李嘉誠,意思是他控制了香港大部分經濟命脈。
而在新加坡,有一個相似的存在,你一張口吃飯、喝水,可能就要給麵包物語(BreadTalk)交錢!

很多人會說,怎麼可能?我很少吃麵包啊!呵呵,如果到現在你還以為麵包物語只賣麵包,那真是太單純了......
今天(9月2日),麵包物語集團宣布將以8000萬新幣收購福將坊(Food Junction)食閣。

(圖片來源:ourjourney06)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別有11間和3間福將坊。

麵包物語本來旗下就有大食代(Food Republic)和 Food Opera 兩個食閣品牌,掌管著新加坡的14間食閣和馬來西亞的2間食閣。

沒被麵包物語收歸麾下的知名食閣,只有口福(全島有57間)和Kopitiam(全島650間)了。
別看這兩個牌子勝在數量,但麵包物語的福將坊和大食代主打的「中高端食閣」,幾乎霸占了新加坡的大型商場。如此,算是承包了新加坡商場食閣的半壁江山!

其實,剛剛收購的福將坊,與麵包物語一直都有「血緣關係」。
早在26年前(1993年),麵包物語創辦人郭明忠和三名合作夥伴,就在碧山推出首個福將坊,開創了有空調的小販攤位進駐商場的新模式。
2000年,郭明忠離開了福將坊,創辦麵包物語。如今,麵包物語又收購了福將坊,感覺像把寄養在外的娃領回家了......

(麵包物語「爸爸」郭明忠~)
看現今麵包物語的食閣版圖,誇張一點說,對於家裡幾乎不開伙的新加坡人而言,以後要「續命」就離不開麵包物語了......
那又有人說了,我不去這兩家食閣,就不受麵包物語的「支配」了吧?
怎麼可能!作為全球第一家以經營麵包店起家並上市的企業,麵包物語在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0個城市,經營著近一千多家門店。旗下擁有N多直系和代理餐飲品牌,如土司工坊、奈雪の茶、鼎泰豐等。
來,讓我們圍觀一下麵包物語如何填滿我們一天的生活......
在上班路上,去麵包物語買一個經典的肉鬆麵包,開啟美好的一天。

上午辦公有點累,來杯超級網紅奈雪の茶,提提神~

(麵包物語擁有奈雪の茶在新加坡和泰國的特許經營權)
到了中午,有的同事去大食代吃午餐,有的麵食愛好者則選擇去吃日本拉麵。麵包物語和日本連鎖企業三寶拉麵合作,成立了拉麵玩家,後來在2017年全部轉型為Sō創拉麵。

下午茶時間,想吃點甜甜的加椰吐司,配一杯濃濃的南洋老咖啡提神,於是大家來到土司工坊休息片刻。

下班走出辦公室,忍不住買一杯台蓋邊走邊喝~

(麵包物語擁有台蓋在新加坡和泰國的特許經營權)
晚上,約了一波人給朋友過生日,那必須去蛋糕細語買個蛋糕呀~

(圖片來源:Nira Chan)
晚上的聚會地點選在鼎泰豐,吃蟹粉小籠包!鼎泰豐作為一個台灣品牌,麵包物語代理的新加坡店面反而比在台灣的紅火,用餐高峰期通常要排隊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

(圖片來源:Ria de Jong Lonely Planet)
這樣吃吃喝喝過了一天,有些麵包物語的品牌還沒出現,要等第二天再去了。
比如純手工製作的潮州烘焙糕點泰茂棧:

新加坡新晉網紅麵包店吳寶春麥方:

(麵包物語擁有吳寶春在新加坡、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的特許經營權)
甚至出了新加坡,都逃不掉麵包物語的「魔掌」!先不說現在已經開遍中國的麵包新語(因為「物語」被註冊了,只能改名「新語」)和土司工坊,新加坡老字號松發肉骨茶進入中國市場,幕後推手就是麵包物語!

(麵包物語擁有松發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和泰國的特許經營權)
麵包物語和松發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麵包物語持有90%股份,松發控股只持有10%股份!所以,可以說在中國的松發肉骨茶,其實是麵包物語的......

(松發肉骨茶上海店)
更神奇的是,他們還把鼎泰豐開去了英國!據彭博社報道,在倫敦吃一次鼎泰豐要排隊4小時......

(圖片來源:彭博社)
大食代更是遍布全球,除了新加坡,在中國(包括大陸、香港、台灣)、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擁有800多家門店,光是中國就開了32家,發展迅猛。

雖然「在新加坡一出門吃喝,可能就要給麵包物語交錢」這樣的話有些誇張,但不能否認的是,麵包物語旗下的品牌在我們生活中已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