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 留學新加坡有哪些優勢

2018年05月06日   •   4788次閱讀

新加坡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擁有高速發展的經濟水平,是廣大留學生的心心念念期望的留學國家,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去新加坡留學都有哪些優勢?

  第一、新加坡留學安全

出國留學,肯定要選擇一個安全性高的國家,新加坡沒有地震,沒有颱風,沒有海嘯,加之政府對於犯罪份子大力度的處罰,使得新加坡犯罪率很低,堪稱是一項世界奇蹟,這使得在新加坡居住的本土國民與外國遊客及留學生享受優質和安寧的生活。

  第二、新加坡留學費用低廉

新加坡政府學院的基本費用:

學費(自費生):約12000—13000新幣/年

教育部津貼:提供80%助學金

需繳納的實際學費:約2260—2310新幣/年

接受津貼的國際學生則須簽署契約,並同意在畢業之後就職於新加坡註冊的公司企業,為期三年。

  第三、新加坡留學政府重視

眾所周知,新加坡現在有三所國立大學以及五所政府理工學院和私立學院。新加坡政府推出了「留學生利益保護政策---消協保證標誌,學校素質認證」來保護留學生的利益。

  第四、新加坡留學學子的出路

留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就是為了將來一個好的出路,在新加坡留學有哪些好的出路?

先說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新加坡理論上並不承認國內的文憑(名牌大學除外)。所以進入新加坡政府大學和理工學院都要參加統一的考試(O 水準 及 N 水準等)。如果成績合格進入政府學校後可以減免80%的學費。同時要簽定一份合同,畢業後留在新加坡工作三年。並同時擁有新加坡永久公民(PR)。現在國內的就業壓力之大,我想各位都有所耳聞。選擇在國內上一所二流或三流大學。畢業後還要為工作發愁。在新加坡上大學的優勢是很明顯的。

新加坡私立學校,私立學校就是「寬進嚴出」。選擇私立學校的同時就要考慮畢業後工作以及出路的問題。有些留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只怪學校的專業不好或者沒有公司請他們,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們只是在國外生活了幾年時間,還無法做到完全融入國家及國民當中去。例如:學市場管理,銷售或者工商管理的專業畢業後想留在當地的機會就會很小。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的市場是完全不同的。但有一些專業例如:會計、物流、酒店管理、計算機、電腦動畫、平面設計這些專業畢業後找工作就相對容易一些。因為相比較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專業。這些都是有形的。所以選擇好專業對於一個留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新加坡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和經營模式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第五、新加坡留學社會機遇

新加坡的失業率在全世界來說還是相當的低,新加坡是一個國際貿易大港。國際貿易非常發達,這對於一些有意來新加坡創業的人士來說更是一個機遇。亞洲四小龍的主要原因是:旅遊業、酒店業、國際貿易業以及高科技產品。所以在新加坡的選擇的機會會更多。

以上就是天道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加坡留學資訊,更多新加坡留學內容敬請關注天道留學新加坡頻道,或直接諮詢天道新加坡留學顧問。

新加坡總理的家鄉菜?聽說全島最好吃的11家海南咖喱飯都在這了
2025年04月29日   •   17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找一碗老潮汕味,到哪裡吃粿汁?
2025年04月30日   •   11萬次閱讀
收藏!新加坡全島最好吃的15家雞飯攤都在這了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矮子餡餅來到新加坡牛車水咯!外皮酥脆掉渣、內餡軟糯,口感層次超豐富😋
2025年04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一:協勝隆
2025年05月03日   •   8037次閱讀
新加坡 在這裡有數之不盡的美食
2025年04月30日   •   6669次閱讀
在新加坡烏節路18.8新++吃到撐!火鍋、燒烤、韓餐、咖啡館也太全了
2025年05月02日   •   6156次閱讀
🇸🇬 夜貓子福利!新加坡竟然有這麼多宵夜好去處🤤 宵夜不要只會想到MCD了啦👋
2025年05月03日   •   4788次閱讀
有一種美食,在新加坡叫蝦面,在檳城叫福建面,在新加坡哪裡品嘗?
2025年05月02日   •   2907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二:瓊華昌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2025亞洲50最佳餐館成績出爐🎉今年新加坡7家餐館入榜!快來看看誰在榜上😘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米其林美食推薦!名古屋鰻魚店「Unagi Yondaime Kikukawa」終於登陸新加坡😋🍱
2025年04月29日   •   1881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三:喜園
2025年05月03日   •   1881次閱讀
🍨 澳大利亞最火的Gelato來啦!40種口味任你選,每周輪換5種驚喜菜單,吃貨們準備好了嗎?
2025年05月03日   •   188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