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組圖片全面反映了當時新加坡的民生狀況,街道狹窄但比較繁華,還有人吸食鴉片。

【50年前的新加坡港口】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經濟發達。但在50年前的1965年,新加坡剛剛從馬來西亞脫離,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雖然百廢待興,但人們都十分積極樂觀。

【狹窄的街道】古時候,新加坡被稱為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除占全國面積88.5%的新加坡島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大街上隨處可見中文書寫的廣告牌】有關新加坡的歷史記載可追溯至3世紀時期,根據三國時期的東吳大將康泰所書的《吳時外國傳》一書介紹,當時的島嶼上已經有人居住。

【商人在慶祝店鋪開業】新加坡在歷史上受盡磨難,19世紀初時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942年又被日本侵占;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才正式獨立。

【河水污染嚴重】50年前的新加坡經濟比較落後,大家對環境保護認識還不夠,坐在河邊的很多居民為了方便,往往把垃圾和污水直接扔進河水裡,導致河水污染嚴重。

【街頭耍雜技的藝人】新加坡的大部分人都是華人,他們的文化生活也是豐富多彩。

【吸食鴉片的3個男子】鴉片戰爭時期,新加坡曾是東印度公司向清朝傾銷鴉片的中轉站,因此,鴉片在新加坡十分泛濫。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仍然還有人在吸食鴉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後來大力禁毒,這才將鴉片毒瘤徹底剷除。

【50年前,新加坡街頭結婚的新人】在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帶領下,新加坡圍繞美、日以及歐洲市場,大力發展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等行業,使老百姓迅速富了起來。

【漂亮的交警在街頭指揮交通】當時的車輛雖然很少,但交警們依舊十分認真負責,每天都會按時出現在街頭。李光耀在回憶剛剛獨立的艱難時,十分欣慰地說:雖然我們很困難,但是大家的幹勁很足。

【新加坡小吃攤】雖然新加坡在50年前還是一個嶄新的國家,但也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由於各種文化彼此包容,更加促進了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