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國立研究基金會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將聯手設立亞洲數碼金融研究院,發展深層能力以滿足亞洲地區對數碼金融服務的需求。
這三家機構發表聯合聲明說,設在國大的新研究院預計將在今年底投入運作。亞洲數碼金融研究院將開辦碩士課程,同時頒發獎學金讓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博士生研究項目,以及培訓數碼金融和金融科技方面的研究員,為新加坡和亞洲廣大地區栽培金融科技領導人才。
在研究方面,研究院將把重點放在數碼金融科技、人工智慧、綠色金融,以及5G網絡的新一代金融服務。研究院也將推出獨特的「金融業孵化計劃」,鼓勵人們在這個領域創業。

新亞洲數碼金融研究院設立在新加坡明顯再合適不過,新加坡是世界金融中心,經濟發達,金融產業是新加坡的支柱產業,對於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優越,而且基礎設施比較發達,使得他成為東南亞的重要貿易中心和港口,也為金融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次,英語在新加坡廣泛使用,而英語是國際金融業中通用的語言,這就為新加坡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到70年代初,新加坡已經發展成為亞太地區金融業最發達的國家,成為亞洲美元市場的中心。通過新加坡的金融市場,地區外的資金得以被吸收到東南亞地區,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籌集了急需的資金。對新加坡自身而言,金融業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又為金融的進一步深化提供了動力。
新加坡已經連續十年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所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保持前三名的榮銜,這顯示出較小的經濟體在抵禦全球風險方面更具實力。新加坡的成功在於從堅韌的國際貿易與投資,以及就業和人力市場政策中取得強勁的經濟表現。

因為背靠本地成熟金融產業的浸潤和龐大用人需求的驅動,新加坡教育體系裡金融專業相關領域的教育非常全面且具有非常高的水準。因此每年都有大量學生前去新加坡學習金融領域的知識,但是除了金融專業之外,以下專業在新加坡也格外有前景。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MOM)最新公布的《2019職位空缺報告》顯示,2019年出現職位空缺情況的領域,主要是資訊通信、公共行政和教育、專業服務、金融及保險服務,以及製造業。
報告指出,42%的職業空缺是業務擴展和創建後新增的職位。其中,屬於增長領域的資訊通信科技、專業服務、金融和保險、批發貿易和保健業比起其他領域,新增職位較多。
此外,各領域對軟體、網絡及多媒體開發和系統分析員、商業及市場銷售執行員和業務開發經理,以及護士和醫療保健助理也有需求。
而根據招聘網站Michael Page公布的《新加坡2019年薪資基準報告》,在過去一年裡,新加坡對坡科技崗位的人才需求增長了20%。除此以外,電子商務、數字營銷、數據科學這三個行業的人才需求量也很大,但供應一直短缺。

新加坡其他熱門行業
新加坡的學校在傳媒方向有非常好的教學資源,因此每年都有大量學生前去新加坡學習該領域的知識,但是以下專業在新加坡也格外有前景。
數字行業:缺乏電子商務和數字產品的人才。
需要技能
數字化轉型/創新
數字營銷
電子商務
工程與製造:缺乏具備PLC、SCADA和自動化數字化4.0專業技能的人才。
需要技能
機器人學
固件和嵌入式軟體開發
應用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金融與會計:缺乏具備能夠管理多個投資組合技能的金融專業人才。
需要技能
業務合作
金融分析
系統改進
金融服務:定量交易員的需求增加。
需要技能
定量分析技能
掌握銀行和金融服務行業風險與合規的全球標準
精通普通話、日語等其他語言

健康與生命科學:行業會增加對銷售和市場營銷等崗位人員的投資。
需要技能
為更有效的客戶參與提供數字功能
監管和質量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
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和人力資源分析的角色正在成為趨勢。
需要技能
員工品牌和招聘指標管理
擅長人力資源系統分析
法務:對普通話水平的要求變得越來越突出,因為對許多公司來說,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
需要技能
熟悉區域業務,尤其是亞太地區/亞洲業務
普通話水平(說、讀、寫)
科技、傳媒及電訊的知識和理解

採購及供應鏈:對快速消費品供應鏈經理職位的需求較高。
需要技能
制定需求計劃
物流配送
採購
銷售與市場:企業更傾向於聘用新加坡人或PR,而不是外國人。
需要技能
物聯網
工業4.0
技術:對IT安全角色的需求增加;許多公司正在尋找全棧開發人員。
需要技能
網絡安全
數據、決策科學
雲專家和開發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