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女兒在新加坡政府學校入學已經快兩個月了,本想早一點寫寫關於上學的那些事兒,但還是想多觀察一段時間,以便能有更深入全面一些的總結。今天就寫一寫這兩個月來,女兒上學的作息安排以及教學內容。
特別說明:以下只是女兒所在學校安排,不代表所有政府學校。
作息安排
上學時間:7:30
如果提前到校,學生可選擇到體育館或教室進行晨讀。

天不亮就出發,有的時候來不及在家吃早餐,就這樣在路上吃了
課程安排
課程包括:(粗體為主課)
英文
數學
科學
母語(華文、馬來文、泰米爾文,根據學生種族不同選擇其一)
高級母語
美術
音樂
體育
人文歷史
編程
生理課
好公民
活動課CCA

30分鐘一節課,一般會連續上兩節相同的課程。
7:30--10:00 連續上課,中間不休息
10:00--10:30 課間休息,這是孩子們每天最喜歡的,可以隨意玩耍,可以在食堂買小零食,也可以自帶食物水果牛奶等等。
10:30--13:30 連續上課,中間不休息
從作息安排上可以看出,還是和中國有很大不同的,課程安排比較緊密,兩個大的上課時段都沒有休息時間,如果說可以休息,恐怕課程之間更換教室就算是活動了。不過我本人曾親自在學校感受過孩子們的RECESS時間,這是一段吃吃喝喝打打鬧鬧的好時光,孩子們非常隨意放鬆,也不會被限制追逐奔跑。
13:30真的可以放學了嗎?
在進入政府學校之前,常聽人說,小學生下午一點半就放學啦!看課表,也基本上和傳說一致。但事實上,我們學校課後還有其他的安排,這個自主權在每一間學校。
女兒的下午安排是這樣的:
周一下午:高級母語和CCA
高級母語:並不是每個學生都可以讀,需要母語課程達到優秀,以及其他課程達到一定成績,證明學有餘力才可以申請。
CCA:每周固定的時間是周五上午,每一項CCA還會在其他時間再安排一次訓練,時長大概在一個半小時--三個小時之間,體育項目的時間相對長一些。女兒所在的合唱團,安排在周一下午,一個半小時。
周二下午:母語
女兒的學校在每周二下午都是三點放學,每個年級安排的課程都不一樣。
周三下午:一點半放學,有時會選擇去學校圖書館做功課。
周四下午:Mathematics Enrichment 這是一個數學的提高課程。
學校在開學一個月後公布了一份名單,四門主課每一門都有一個補習班,上學期成績不合格的學生會在下午參加補習。除英語外,數學、科學、華文都有一個提高課程,成績在90分以上的學生可以在下午額外進入提高班學習。女兒進入的是高級華文和高級數學課程。之前沒學過科學,在入學測試時科學成績沒有達到90分,所以沒有進入到高級科學班。
哪個學生進入哪一個班學習,都以學校公布的名單為準,不論是補習還是提高課程,都不額外收費。
周五下午:編程,兩個小時
教育部要求政府學校從四年級開始對所有學生開設編程課。
每周學校的安排還是非常充實的,再加上活動量很大,大多數時候孩子放學回家都會感覺比較累。
放學以後
放學以後有多少作業是很多人關心的,對於一個來自中國的家長的感受來說,我認為作業不算多,而且作業的形式和國內還是有所不同的。
華文經常留作業,大概是因為這門科目對於新加坡本國的小朋友來說,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需要每天鞏固練習,畢竟華文不好學呀!不過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完成華文作業是很簡單的。除了字詞,老師還會經常布置寫一些小文章,這也是so easy啦!
英文作業不多,練習冊的作業大多數會在課內完成,家庭作業多以作文、製作海報、完成讀書報告的形式出現,這類作業通常工作量較大,耗時長,並不能輕鬆完成。還有的時候需要小組協作才能完成,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作業是要完成一個視頻製作,四個小夥伴從文案寫作、搜集素材、拍攝視頻、後期編輯製作等都進行了明確的分工,最終完成。

女兒近一個月讀的書單,英語教學更注重閱讀
科學的作業主要是整理筆記,主要的內容是老師把批改完成的作業發還給學生,學生根據所學內容和練習冊完成情況,結合自己所學,製作出自己的科學筆記。沒有固定模式,這個還是很鍛鍊學生自學能力的。
數學作業不多,大多數時候練習冊可以在學校完成,有時會布置一些製作海報的作業。
其他一些副科偶爾也會布置一些作業,很少,可以忽略不計。
在課堂學習之餘,政府學校學生還有一些網站課件可以用來輔助學習。

這是一個英文閱讀網站,會根據學生的測試水平和喜好推薦書籍

這是一個數學題網站,可以通過闖關的形式獲得獎勵
這是一個科學課件,開學第一個月學的電路,可以在課件上模擬電路,認識哪些物質可以導電,哪些不可以,更直觀了,也增強了興趣。
總體來說,開學兩個月,我感覺孩子每天很充實。我最大的感受是:除了書本上的學習,她每天都還有很多感興趣的事,回家以後談論的話題也比較多。
女兒自己說,覺得很自在、很開心,老師同學都很友善,好溝通,她很喜歡在這裡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