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理念的逐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認識,並認可其聯繫世界的價值。不同國家加入其中,意味著多元的文化的碰撞,這時候對翻譯人才的需求就開始急劇上升。
經濟交流需要翻譯人才當做媒介,文化壁障需要翻譯人才解決。世界在走向一體化的進程中離不開翻譯類人才。為推進翻譯類人才的培養,從2018年起,新加坡政府就面向公眾推出了「翻譯人才培育計劃」(Translation Talent Development Scheme),該項計劃最多可以領取1萬元以上的學費津貼。
津貼開放給在私人界有至少三年經驗翻譯員,並有良好工作表現的新加坡公民,而且需正在從事英漢或英語馬來語翻譯或英語淡米爾語翻譯。
如今,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和全國翻譯委員會聯合贊助的翻譯人才培育計劃,公開讓有興趣提升翻譯水平和口譯技能,並在私人領域有至少三年工作經驗的國人報名。
獲選翻譯員也將擔任一年的全國翻譯委員會宣傳大使,同社區夥伴分享翻譯和通譯的經驗和心得,惠及更多國人。2020年的翻譯人才培育計劃將在本月31日截止報名。有興趣的公眾,可通過網站www.mci.gov.sg/ttds了解更多詳情。

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貿易樞紐之一,新加坡的一舉一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來經濟貿易的最新走向,如今著手推動翻譯人才的培養也預示未來對翻譯人才的需求。
如今隨著科技進步,基本的翻譯工作可以依靠電腦機器來完成,但如果要把內容翻譯得更貼切和適用於本地,仍需要優秀專員對語言進行修飾。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此前表示,政府未來將致力培育更多本地的翻譯人才。
沈穎表示:「我們對於提高新加坡的翻譯水平其實說是多管齊下的。我們邀請私人企業或是行業裡面的翻譯機構人才,他們也可以來申請津貼,哪怕他不是從事政府的翻譯工作也沒有關係。我們也有提供獎學金,為那些想要進入通訊及新聞部旗下的不同翻譯工作的人,也為他們提供培訓的管道。除此之外,也會通過組織行業活動,讓本地的翻譯人員和海外的同僚一起交流,這個對於我們整體能量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政府的支持
新加坡高校翻譯專業也為新加坡輸送不少翻譯人才
翻譯是將一種相對陌生的表達方式,轉換成相對熟悉的表達方式的過程,其內容有語言、文字、圖形、符號的翻譯。
新加坡的翻譯類專業,首推的院校就是南洋理工大學的翻譯學專業。
南洋理工大學的翻譯與口譯碩士是亞洲頂尖的專業課程,學校以建立世界頂尖翻譯課程為目標,以新加坡特有的雙語教學研究作為優勢,配合計算語言學和機器翻譯領域的前沿技術,在培訓學生學科理論素養的基礎上,強化翻譯和雙語文化領域的研究能力和教學專長。
南洋理工大學的翻譯與口譯碩士學位課程為學生提供以中英雙向翻譯為重心、緊密結合實踐需求、激發學術思考的專業訓練跨學科特色鮮明。課程將跨學科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內容上包括翻譯研究、語言學、文學、公共政策、新聞學、商學、醫學,計算機等多個學科。
當然,除了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英語語言學飛非常優秀,其他公立和私立院校的翻譯學專業也都是留學生的熱門選擇。
申請這幾所名校的翻譯專業,出彩的語言分數的確是翻譯專業的「敲門磚」。此外,出色的語言功底也能為你以後的面試和筆試保駕護航。大部分翻譯專業都以面試,甚至筆試作為考核申請人的必要環節之一。除了一些常規的面試問題外(比如,為什麼學習翻譯、有無相關翻譯經驗和未來職業規劃),還會考核申請人臨場中英翻譯的能力和對某些翻譯理論的理解和看法。
為什麼選擇新加坡
新加坡留學翻譯專業在語言氛圍上有著很不錯的優勢,英語如今是新加坡的主導語言,以至於阻礙其他官方語言的發展,甚至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母語」。同時新加坡的華人高占比,也利於留學生融入當地生活,這種良好的語言氛圍和大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前往港新進行深造。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4種:馬來語、華語、英語和泰米爾語。因為官方語言的多種類,新加坡的翻譯活動也十分蓬勃新。
加坡政府於2014年成立全國翻譯委員會,從屬通訊及新聞部,由一名政務部長主管。委員會集合業界、學界、傳媒和政府的經驗,希望做到3點:
一、公營機構翻譯文件或委任外聘譯員時,能遵從較理想的程序和標準,以確保翻譯素質;
二、 建立一個合作平台,推廣看重翻譯素質,並讓公私營機構和其他相關人士共謀提升翻譯素質的方法;
三、為新加坡的下一代培育翻譯人才。
委員會定期舉辦翻譯工作坊、翻譯研討會、翻譯比賽,甚至設立獎學金,鼓勵高中生接觸翻譯,而對公務人員的培訓則著重提高審核譯稿能力。雖然新加坡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需要翻譯的情況,但是對於大部分新加坡人來說,只靠英語就可以行走天下了,英語也是新加坡當之無愧的第一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