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排名亞洲第一, 完爆新加坡國大和南大!

清華大學代表中國首次領先亞洲大學排名。(網際網路)
新加坡國立大學2016至2018年連續三年,一直在英國的《THE亞洲大學排行榜》上蟬聯榜首,今年首次被擠出榜首位置,被中國清華大學「超車」。這也是中國大學首次名列該排行榜的榜首。
THE是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的簡稱。今年的《THE亞洲大學排行榜》2019年的成績剛在今天(5月2日)揭曉,選出了亞洲27個國家和地區中的400多所大學進行排名。
先來看看亞洲大學2019年排名前十名有哪些:

前十名的位置,中國大陸、新加坡及韓國都各有2所大學上榜,香港有3所大學榜上有名。
清華大學成為亞洲大學的龍頭,緊跟在其後的就是新加坡國立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排在第六名,比去年下降一個名次。
香港科技大學的排名較去年上升了兩個名次至第3位,首度超越香港大學,成為香港最佳學府。
一直被稱為與清華「神仙打架」的北京大學,從第三名滑落至第五位。
再來看看2019年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榜單,國大去年排名22,今年下跌一個名次至23名。清華大學則從去年世界榜單中的30名連升8個位置,取代國大名列第22。自泰晤士世界大學榜單2011年開辦以來,國大的排名每年幾乎都一直保持上升狀態:

排名標準是什麼?
今年THE排名標準為:教學環境(大學聲譽、教員和學生比率)占25%、研究(數量、收入和聲譽)占30%、研究影響力(包括研究引用次數)占30%、國際視野(教員、學生和研究占7.5%,和企業收益占7.5%,五大範疇共包括了13項指標評分。
THE排行榜編輯博斯威爾(Ellie Bothwell)回復《聯合早報》詢問時說,國大今年在教學環境,以及研究影響力等指標的得分稍微下滑。今年亞洲榜上國大的綜合評分為81.5,比去年的81.7下降0.2。

在這幾個評分標準內,國大的「國際視野」分數是最高的,最低的則是 「企業收益」的部分。
而清華大學今年能名列第一,主要得歸功於其教學環境得分的大幅提升,以及其研究影響力和國際視野得分的大幅提升。國際視野部分上升明顯:

清華大學教學環境部分方面自2015年就開始大幅度上升:

研究影響力也平穩保持上升狀態:

中國贏在持續投資 不少大學表現優秀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的首席知識官貝提(Phil Baty)表示:
「中國再次成為亞洲大學排名的主要成功案例之一,反映了中國多年來對教育行業的大量持續投資。但今年的排名顯示,中國不是唯一一個能夠取得真正高等教育進步的亞洲國家。日本和韓國的一流大學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馬來西亞的許多大學的排名都在飆升,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也有一些優秀的大學。」
除了清華位居榜首,中國不少大學的表現都有亮點,名次也有所上升。中國科技大學上升三位至第12位,浙江大學上升四位至第14位,武漢大學也躍升八位至第37位。
值得關注的是,清華與北大兩個「冤家」如今又讓清華贏了一次,由於研究收入和企業收益有所下降,去年在榜上排名第三的北大下降了兩位,今年排名第五。
亞洲整體表現不差
除了中國大學首次榮登榜首外,日本大學的表現也值得關注。
日本在今年的榜單中有最多的大學擠上榜,共有103所來自日本的大學入榜,高於去年的89所。
東京大學仍然是日本排名最好的大學,位於亞洲第八位,而京都大學仍然排在第11位。其他大多數排名較低的大學都呈現下滑的趨勢。
首席知識官Phil Baty特別提到的馬來西亞大學今年也有新的成績。馬來西亞首次有大學進入前40名,也就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比起去年上升8位至第38位。
排名第98位的國油大學(Universiti Teknologi Petronas)也超越了拉曼大學(University Tunku Abdul Rahman)成為馬國得分第二高的大學。
素來Kiasu的我國對 「第一」 一直有鍥而不捨堅持到底的執念,不知道這回掉出第一會不會讓國大振作、振作、再振作,再奪回第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