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至少4個青少年6月24日凌晨,在榜鵝市鎮廣場疑是吸了電子煙後舉止古怪,猶如電影中的「喪屍」,引起關注。(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俗稱「喪屍煙彈」的電子煙危害大,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加強對這類毒物的取締行動,今年上半年已偵查28起涉及「喪屍煙彈」的案例,比去年全年的10起激增近兩倍。
從今年初以來,社交媒體上不時傳出一些涉及青少年吸了喪屍煙彈後行為怪異的片段。例如,網上從6月24日起流傳著一段約22秒的視頻,只見至少4名青少年在榜鵝市鎮廣場,疑是吸了喪屍電子煙後神情呆滯,有的搖頭晃腦,有的倒臥在地。
喪屍煙彈一般上是指含有依託咪酯(etomidate)麻醉劑的電子煙。這種麻醉劑不同於受《濫用毒品法令》管制的各類危險毒品,它由衛生部和衛生科學局根據毒藥法令(Poisons Act)監管。
衛生科學局發言人答覆《聯合早報》周五(4日)詢問時說,外國已觀察到有濫用含依託咪酯電子煙的情況,當局正密切監察有關情況。
去年,衛生科學局處理了10起電子煙彈內含依託咪酯的案件。「今年截至6月30日,當局已偵測到28起電子煙彈內含有依託咪酯的案件。」
發言人沒有透露多少人因此被逮捕。當局提醒公眾,依託咪酯只能在醫療監督下使用。「電子煙中發現的依託咪酯並非藥品,而是以補充液或油膠囊的形式供應,經由吸入方式直接進入使用者肺部。這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包括噁心與嘔吐、不自主的肌肉抽動或痙攣、意識混亂,以及導致癲癇發作等。」
輔導員:加強執法 教育更年輕群體電子煙危害
衛生科學局主要通過三方面執法,即擾亂供應鏈、監控線上活動和熱點區域,以及對濫用電子煙者採取行動。
除了加強打擊網絡和線下銷售,當局也和移民與關卡局合作在邊境加強管控。發言人說:「我們也會對那些瞄準新加坡人的電子煙相關廣告採取行動。在多方努力下,我們偵測到了更多違例行動,並依法處置違例者。」
新加坡戒煙輔導機構Success Alliance Enrichment的藥劑師兼輔導員洪詩榮受訪時說,越來越多未滿18歲的年輕人承認吸電子煙,濫用喪屍煙彈的人也明顯增加,但吸者不是人人都會承認。
他說,喪屍煙彈是近年出現的較新產品,人們對它有很多誤解。例如,因為依託咪酯的作用似乎沒持續很久,就誤以為它比較安全,其實它還有其他後續危害。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吸的是喪屍煙彈,以為那只是尼古丁濃度較高的電子煙產品。實際上兩者大不相同,依託咪酯的風險遠高於尼古丁。」
洪詩榮主張,必須從年輕人更小的時候就開始加強有關電子煙和喪屍煙彈危害的教育,而且須以強有力的科學依據為基礎,明確讓他們知道害處有多大。
他也建議,除了打擊非法售賣活動,也應探討如何對付背後的製造商,從源頭解決問題。「此外,家長應重視如何建立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無需依賴尼古丁產品來尋找自信或認同感。」
根據煙草(廣告與銷售控制)法令,持有、使用和購買電子煙者,最高可罰款2000元。進口、分銷、銷售或提供電子煙都屬違法行為,初犯者可面對最高罰款1萬元,或坐牢最長6個月,或兩者兼施;重犯者可面對最高罰款2萬元,或坐牢最長12個月,或兩者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