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親情與金錢之間的平衡似乎正發生變化。近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向居住在自家的子女收取房租。
這一現象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因為在亞洲文化中,父母通常提供住宿是理所當然的,而不是要求子女支付。

(圖:來源自網絡)
前部長告白:向兒子收房租
這個話題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因為新加坡前貿工部政務部長張思樂公開表示,他計劃向居住在一起的兒子收房租。
他聲稱,他經過深思熟慮,已經確定了一個對他的兒子來說既公平又合理的房租金額。
「我花了一些時間才得出一個房租金額,我認為這對我的大兒子一開始工作就足夠公平了。正如你所料,我不會收市場利率對吧?有考慮因素。我的大兒子用光了他所有的積蓄來支付海外留學的教育和住宿費用,現在慢慢地,非常慢地存蓄。也想進一步進修就需要更節省。但別忘了他也要存錢成家,購買預購組屋或轉售單位以及支付其他開銷。而他在私人領域工作,私企從來都不是鐵飯碗。」

(圖:來源自網絡)
父母的新期望:經濟獨立的培養
這位前政府部長的做法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因為他的目標不僅是教育子女為自己負責,還是鼓勵他們在經濟上更加獨立。
這種做法引發了人們對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經濟關係的重新思考。在亞洲文化中,父母通常會為子女提供住宿和生活費,這被視為一種親情的表達。然而,新加坡的父母似乎正在逐漸改變這一傳統,更多地希望他們的子女在經濟上變得更加獨立。
這個現象也引發了親情與金錢之間的平衡問題。對於一些父母來說,收房租可能被看作是一種教育方式,讓子女更加懂得理財和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同時,一些子女也願意接受這一安排,因為他們明白,父母的意圖是幫助他們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

(圖:來源自網絡)
互助與家庭支持: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默契
在這一過程中,互助和家庭支持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位網友分享了一個朋友的故事,她的朋友要求女兒每月支付家用費,而女兒則根據自己的工資來交房租。
這種安排看似商業化,但實際上,朋友將女兒所交的房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家庭開支,另一部分則幫助女兒進行理財和投資。
畢竟,父母希望他們的子女在金錢方面變得更加獨立,而子女則願意接受這一教育方式,因為他們知道,父母的意圖是幫助他們更好地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