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動物園篇(二)

2019年05月16日   •   3萬次閱讀

靈長類王國里的「美猴王」

新加坡動物園中有個「靈長類王國」,這裡生活著兩種猴子。一種叫黑冠獼猴,長著一張黑臉和一隻長長的鼻子,最特別的是頭上還長著一撮豎起來的黑毛,感覺特別搞笑。

還有一種猴子叫白臀葉猴,它的臉是黃色的,圍著臉周圍長著長長的白毛,它們的頭頂、身體是灰色的,胳膊、屁股和尾巴是白色的,手腳是黑色的,脖子下面一圈和腿是暗紅色的,全身上下十分漂亮。和渾身黑色的黑冠獼猴比起來,它才是真正的「美猴王」。

黑冠獼猴

紅腿白臀葉猴

Tips:白臀葉猴分為三種:紅腿白臀葉猴、黑腿白臀葉猴和灰腿白臀葉猴,顧名思義,它們腿的顏色分別是紅色、黑色和灰色。白臀葉猴是身體顏色最絢麗多彩的靈長目動物之一。

友好相處的鄰居

阿拉伯狒狒展區

有一種動物長著像狗一樣的臉,猴子的身體,它們的名字叫阿拉伯狒狒。狒狒爸爸長得可威風了,臉的兩邊和肩膀上都長著銀灰色的長毛,看起來就像是老漁翁伯伯穿著蓑衣。狒狒媽媽長得可比狒狒爸爸小多了,而且身上的顏色是土黃色的,看起來毫不起眼。

狒狒們都生活在動物園裡一個叫「衣索比亞大裂谷」的地方,和它們做鄰居的竟然是一隻山羊。不過這種山羊和我們見過的家養小山羊可不一樣,它屬於野山羊的一種。它的身體要大得多,尤其是那兩隻長長的大彎角格外引人注目。我見到它的時候一直低頭吃著樹葉,對我毫不理會。

阿拉伯狒(fèi)狒:雌性(左一、左三)和雄性(右二)

Tips:阿拉伯狒狒是5種狒狒中體型最小的一種。5種狒狒包括阿拉伯狒狒、幾內亞狒狒、東非狒狒、草原狒狒和豚尾狒狒。在阿拉伯狒狒的社會裡,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個家族群體是由一隻雄性和多隻雌性組成的。

努比亞羱(yuán)羊

「衣索比亞大裂谷」中的非洲小屋

大象和它的「小表弟」

蹄兔

這個可愛的小傢伙叫蹄兔,它可不是小兔子,它比小兔子多了蹄子一樣的腳趾甲,而且它可不像小兔子那麼安靜,據說蹄兔們聚在一起時非常吵,它們總喜歡發出嚎叫聲,所以還有人管它們叫「啼兔」。你別看它們的體型很小,但它們卻和大象是親戚,可以說它們是大象的「小表弟」,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啊?

Tips:蹄兔和大象、海牛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在不斷的生命進化過程中,大象的體型變得越來越大,而蹄兔卻變得越來越小。

接下來說說蹄兔的親戚——大象。在大象的社會裡是以大象姥姥做首領的,大家都得聽姥姥的話,等象哥哥長大了就會離開家自己獨立生活。如果在動物園裡能有好幾頭大象一起生活,那它們就不會孤單寂寞了。

亞洲象表演節目

當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大象表演場」的時候,表演已經開始了,我們只是遠遠地看了一下,並沒有走近前,因為看錶演的人太多了,里三層外三層的,想擠進去很難。我們在大象展區里看到了一頭大象,它嘴裡沒有長牙,應該是個阿姨。它的身體可真大呀,難怪大象是現在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新聞里有時報道這些大傢伙發起瘋來會攻擊人類,甚至踩死人,所以小朋友們如果在野外遇到它們,一定要和它們保持距離才行。不過話說回來,大象攻擊人類還是因為我們人類把它們的家都給侵占了,而且還有一些壞人為了得到它們的象牙就殺害它們,因此我們不要埋怨這些大朋友,而應該保護它們、愛護它們才行!

亞洲象

關於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和亞洲象亞種的介紹牌

Tips:大象分為三種: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和亞洲象。非洲森林象原來被認為是非洲草原象的亞種,但通過基因分析之後成為獨立物種,非洲森林象比草原象體型要小,耳朵也更圓,所以又叫「圓耳象」。亞洲象分為四個亞種:斯里蘭卡象(錫蘭象)、印度象(泰國象、馬來象)、蘇門答臘象和婆羅洲侏儒象,前兩個亞種的大小都差不太多,蘇門答臘象體型要小一點,而婆羅洲侏儒象的體型就更小了。

來自澳洲的貴賓

古氏樹袋鼠展區

有一種小袋鼠讓我記憶最深,因為我們為了看它去了澳洲展區好幾次,可是每次都只看到它在睡覺。它和灰袋鼠不同,不但個子小,毛色鮮艷,而且生活在樹上,所以它的名字叫樹袋鼠。爸爸說它們是非常瀕危的物種,在其他動物園中很難見到。

古氏樹袋鼠

灰袋鼠

我對生活在澳洲的傘蜥很感興趣,為什麼呢?原來當它受到驚嚇時,會把脖子上的薄膜撐開,看起來像傘一樣,儘管在動物園中我沒有見到這

個情景,可是爸爸和我說,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雙脊龍就是參照了傘蜥的樣子來設計的,就是那隻對著胖子叔叔眼睛噴毒液的恐龍。其實傘蜥可是很小的,而且也不會噴毒液。

傘蜥(別稱:斗篷蜥)

愛游泳的大兵小將

倭(wō)河馬(別稱:侏儒河馬)

這個靜靜地泡在水裡的傢伙可不是小河馬,它叫倭河馬,儘管它和大河馬長得很像,但個子要小得多。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倭河馬的頭又短又圓,兩隻眼睛也不像河馬那樣長在頭頂。它們在野外都是單獨活動的,不像它們的「大哥」河馬那樣過著群體生活。看!「倭河馬」要親我來啦!

同樣喜歡水的還有小水獺,小小的「手掌」長在肉滾滾的身子上,走起路來一扭一扭的樣子可滑稽了!在小水獺的展區前面還有一組它們的雕像,小朋友們到時可以和它們合影留念啊!

亞洲小爪水獺

Tips: 亞洲小爪水獺是世界上最小的水獺品種,因為它們的爪子比歐亞水獺要小,因此得名。

大貓和小貓

白虎展區

新加坡動物園中有兩隻白色的老虎,這裡沒有正常顏色的老虎,只有夜間野生動物園中才有黃色的虎。我還是更喜歡黃色的虎,白虎總是感覺怪怪的。這兩隻白虎圍著場地轉悠了一會兒,就都舒服地在水裡泡著了,看得我非常羨慕。新加坡的天氣太悶熱了,我要是這時也能像老虎一樣泡在水裡乘涼那該多好啊!

白化孟加拉虎

Tips: 白虎是孟加拉虎基因突變導致的一個變種,由於它們的毛色太過於明顯,缺少保護色,所以很難在野外生存下去。儘管白虎在野外十分稀有,但現在國內外很多動物園都有人工繁殖的白虎展出。

獵豹和花豹也都是我喜歡的大貓,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它們,因為電視里經常播放。儘管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可是它們經常受到花豹和獅子的欺負,看來光是腿快還是不行的,還需要有健壯的身體才行!

花豹可是力大無比,它可以把獵物拖到樹上。還有一種小貓,長得就像是花豹的「弟弟」,它的名字叫豹貓。小朋友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這

三種名字里有「豹」字的貓科動物有什麼不同呢?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