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加坡淅淅瀝瀝
下了一天的大雨
椰子在辦公室坐觀天象
就知道肯定有哪裡又被淹了

果然昨晚牛車水珍珠坊
被淹的照片刷屏朋友圈了
//
珍珠坊發大水
//
珍珠坊就是我們熟悉的
那個位於新加坡牛車水
中國人最愛去的
很多貨幣兌換商和
旅遊公司的商廈咯


昨天新加坡突降暴雨
珍珠坊也跟著「發了」
五樓露天停車場來不及排水
積水從五樓一路逐層往下流

雨水從五樓露天停車場
流到三樓停車場後
再流向三樓商場
並逐層往下流淌
最後導致一樓至三樓的
靠近樓梯的商家全部受影響

商場內的商家
面對攤位被水浸手足無措
其中一名商家指出
三樓的積水一度高達腳踝
商家紛紛拿出掃帚、拖把、
水桶等器具清理積水
據說這是珍珠坊營業30年
首次遇到淹水事件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昨天
還發布大雨警告
下午1:22時候發文
說新加坡有兩條主幹道
Craig Road和Commonwealth Lane
來回方向的兩條車道被雨水淹沒

視頻上可以看出
路上積水深的地方
已經超過了汽車的地盤
在新加坡這樣的情況真的不多見

另一條路因為積水
有車輛熄火堵在路中間
導致後面大堵車
車輛隊伍動彈不得

除了商場和馬路
地下停車場也是重災區
網友視頻中顯示
整個停車場都遭到了水淹
深度沒過了腳面

還有些停車場
在出口處積水很深
汽車擔心熄火
不敢開過去
//
新加坡的排水系統
//
新加坡是個沒有四季的熱帶國家
只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往往降水量驚人
每年降雨量能達到2400毫米

暴雨來的時候電閃雷鳴
仿佛天都漏了
兩個人一起在車站等車
距離不超過半米
用吼的都聽不清楚對方講話
其實……新加坡排水系統
已經做的不錯了
新加坡每起一棟新樓、每建一個街區
都提前規劃好排水系統的位置、
最大容量和排水效果
新加坡目前的大排水系統
是由32個主要河道
超過8000公里長的渠道
以及17個水庫組成

所有的房屋邊上
都有這樣的排水溝
行走在新加坡的人行道上
會發現許多的帶蓋的溝溝
這些都是用來排水的

排水河道

雨後的排水渠

校園小路旁的排水溝

馬路邊有很多的排水孔
政府還引進了可以滲透水的砂礫技術
城市中的草地都可以滲透、引導
收集雨水,分擔抗洪壓力

空地上也有排水渠
這些大大小小的明渠
溝壑星羅棋布
形成了城市排水和蓄水的網絡
這些溝渠就像是一塊巨大的海綿
每到暴雨時能及時吸走雨水
並排入新加坡的17個大蓄水池
成為新加坡水資源的源頭

麥里芝蓄水庫
不僅可以用來蓄水
還是著名的自然保護區
2008年開放的濱海灣堤壩
也是新加坡全面抗洪的重要環節
它將蓄水池和大海隔開
這樣蓄水池的水就不會受到潮汐的影響

當雨水過多蓄水池過滿的時候
工作人員只需打開排水泵
只需9秒就能排空
一個奧林匹克游泳池容量的水
儘管整體排水抗洪做的不錯
但是最近幾年氣候變化
新加坡的降雨量不穩定

當雨水過大的時候
還是免不了像昨天那樣
會有局部積水
近些年最嚴重也最出名的
莫過於2010年的時候
烏節路的整條街都被水淹了



2010年烏節路水患
不過新加坡政府也吃一塹長一智
自2011年以來投入12億新幣
完成了全島325個溝渠的改善工程
2013年重新修訂了
地面排水系統準則
所有重要道路的地下管道
也都裝有實時的監控系統
一旦有情況發生
馬上就能採取及時的措施

史丹福地下儲水池
從2017年開始一直到2021年期間
還將繼續投入5億元
加寬加深溝渠
特別是對於地勢較低
經常積水的地方

在新加坡住得久了
大家會發現總有幾個地方
比別處更容易積水
這裡椰子幫你圈出來
下暴雨得時候
特別是開車出行要注意哇
//
新加坡水患「黑區」
//
公用事業今年5月剛公布的
的新加坡易積水的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