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去吃了新加坡的各種老字號,坡縣人民好幸福,幾十年的老店各種多。。。這裡給你們介紹一家,有機會去的話去嘗一嘗吧,名不虛傳哦。
對於新加坡的多種飲食文化我也是小白一枚,做不好滴,想吃又不能馬上去的親們可以問度娘跟著做下試試。說不定也會有獨門手藝誕生。哈哈~
好,言歸正傳。

老字號 「瑞春點心餐廳」
據說瑞春曾被評為新加坡人最愛的平價點心店。創於1962年,哇塞,是不是很牛B,據第二代老闆陳言利說過,店裡最溫馨的畫面就是看到三代同堂齊來用餐。咱們那嘎達如果也保留有那麼一個倆的老字號是不是也會很溫馨。
瑞春每天傍晚6點才開始營業,隔天早晨10點或者中午12點關門,下午不營業。營業時間是具有時代背景的那個年代,新世界,大世界和繁華世界一般晚上6點開始營業,瑞春是為了配合夜間的人潮並且延續至今。
我這次去坡縣的第一頓飯就是在瑞春吃的。(上次第一頓是松發肉骨茶,味道記憶猶新。。。此處省略口水無數)性價比高,味道很經典,不喜歡吃麵食的我居然對雲吞拉麵讚不絕口。最愛吃的是明蝦角。
1.第一個是前菜
這個也收費,很開胃。酸甜口但是與北方的酸甜又略有不同。我是沒搞懂這東西是咋做出來的。

2.瑞春家的春卷也不錯
外酥里嫩,香氣誘人。本來一看立馬後悔點了兩個,怕吃飽了吃不下後面上來的美味,結果發現我真是想太多了。一個比一個誘人怎麼會吃不下。

3.鮮蝦腸粉
差不多是我繼廣州以後吃到的最地道的腸粉了。原來新加坡人也好喜歡把蒜片過油後的蒜香味,點綴了視覺又點綴了味覺。

4.鳳爪
話說去棒子國之前從來不碰鳳爪的我,在棒子們果醬無骨鳳爪,麻辣無骨鳳爪的誘惑下,從此打開鳳爪之味蕾。(不過白白的雞爪子我依然還是無法直視更無法下筷。好嚇人的說。)瑞春的鳳爪雖不是無骨但是夠爛夠香,入嘴即化,絲毫不會因為吐骨頭影響興致。過過油卻又不膩,值得一試。

5.唯一的遺憾,蘿蔔糕
蘿蔔糕也稱作「菜頭粿」,是將蒸米粉與白蘿蔔裹成塊,與雞蛋一同煎至金黃,隨後撒上洋蔥花即成,是新加坡的潮汕裔居民中極為普遍的一種食品。這道菜可分為「白色」(原味)與「黑色」(裹以甜醬油)兩種,是一道既便捷又美味的小吃。
所謂遺憾,其實也不是不好吃,只是吃過後才聽人說比起蘿蔔糕要點那個叫」面線粿「?應該是這個名字~哈哈當初沒有仔細看菜單所以我也不是非常確定。據說那個是用面線做成粿然後油煎到表面脆脆的,超級好吃,是瑞春必點菜單之一。。。好吧,給下次留個念想,這面線粿我記著了。

6.紅油抽手拉麵
不喜歡麵食(炸的除外)的吃貨我開始對新加坡的面有了一點不同於往日的認知了。原本國內是叫紅油抄手的,不知道新加坡人民為啥改抄手為抽手,反正說的都是餛飩,雲吞。辣椒油雖然沒有四川辣椒的香跟嗆但是餛飩本身的味道是極佳的,我猜想是不是為了不影響餛飩本身的味道特意選用了不夠辣不夠嗆的辣椒呢?也或許是坡縣人民愛甜不夠愛辣?餛飩下面的面用的是我相對喜歡的細麵條,好似乾麵過油的做法也還是不錯的。

7.明蝦角
必點之一,我滴最愛。我說過了麵食不喜歡,炸的除外!!!哈哈哈~這個不多說,瑞春家吃過的裡頭的最愛沒有之一。你們去一定要嘗。(吃貨我剛才百度了一下明蝦角,試圖找到做法,結果我發現,手機不翻牆明蝦角是搜不到滴,度娘裡頭都是沙拉明蝦角。所以想自己做來吃的童鞋手機翻了牆再來。)

8.小籠包
超好吃的小籠包。北方滴吃貨,特別是在我們這種三線以外的北方小城市裡滴吃貨童鞋們,想吃個美味小籠包似乎好像也成了一種奢望。(蝦餃也是,腸粉也是,各種點心小吃各種都是。真是煩躁。)好吧,我們有鮁魚餃子,表示還是很欣慰的。扯的有點遠。小籠包皮薄餡足,入口即破,湯汁滿口。。。必點。

其實還是有必點菜單之一~奶黃流沙包,據說一撕開奶黃爆漿狂流。好吧,實在吃不了那麼多這個我也沒有試。也留待下次機會。吃過的統統等到冬季,冬閒的時候懶蛋吃貨我試著做做看,沒吃過的留到下次坡縣游。
瑞春篇到此結束,改天繼續更其他。半夜了,嘴饞的親們,趕緊洗洗睡吧,晚安。

瑞春的菜單和營業時間,電話。

來源:Dr Swee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