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18歲以下小孩留學方案,很多取決於父母的決定。這是一篇關於留學生媽媽對孩子去新加坡留學的啟示,大家不妨來看一看。小編相信大家會有很多收穫。
1生活能力得到提高
孩子在新加坡日常生活都要自己打理,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吃早餐、什麼時候出發乘坐地鐵等,自己要安排妥當。外衣是由學校統一收去洗衣房洗燙整潔,但自己的小衣褲、襪子、鞋子等都必須親力親為。自己還要去購置一周所需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生病了也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當然這些出國的孩子們也有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有什麼困難都會互相關照。

2英語水平進步神速

剛去新加坡,許多在中國的學霸孩子們都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自己幾乎滿分的英語考試成績,到新加坡卻幾乎聽不懂上課內容;以前迎刃而解的數學題,現在連題目也讀不懂。這就需要那些想去留學的孩子們儘可能早的做好充分的準備。到新加坡後付出更多的努力配合老師的教學,儘快地跟上教學進度。這是最難也是任何一個留學生都不能逾越的階段。
3各個科目特點不同

新加坡的學業壓力可能比歐美國家要大很多,並不像有些學生說的那樣,學習難度很低,都學過。據孩子反饋,數學難度還行,但物理、化學、生物的難度還是很大的。我看過他的中三作業,數學有涉及微積分,化學有涉及有機化學,生物難度更大,同時生物還有大量的陌生單詞需要記憶。因為在國內的初中,生物只是副科,物理從初二開課,化學初三才涉及。總之,不要想像國外的學業都容易應付,辦法只有一個,在國內有餘力儘量提前學習,到新加坡後加倍地努力,才能跟上大家。
4教案靈活,中西貫通

新加坡的教育比較國家化,教學都是以啟發為主,沒有直接告訴你正確答案是什麼,而是需要你自己去尋找方法、探究原因,自己再做出判斷。其實仔細想想,孩子們十幾年寒窗苦讀,學的是什麼?學的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感覺自己孩子經過半年的鍛鍊,寫作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大大提高。
5豐富多彩的CCA課程

新加坡的興趣課程(CCA)非常豐富多彩,主要分為體育類、文藝類、制服類和學術類,共十幾個小項。留學生活肯定會很辛苦,孩子也總是報喜不報憂,但是每次看到孩子發回來的照片上笑容燦爛,從照片里我們似乎都能聽見孩子們的笑聲。她們可以自己動手烘焙可口的蛋糕,可以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活動,可以去海邊觀察海灘的形成,可以到新加坡國家音樂廳演出,可以戰勝自己完成野外生存訓練。
6注重公民意識的培養
在去新加坡看望孩子的第二天,我們有幸被學校邀請去參加學校組織的游泳比賽。比賽的規則是所有學生都要參加,每一個學生游一圈後自己去拿一個橡膠圈,能者多勞,最後橡膠圈多的班級獲勝。後來班主任告訴我們,這其實一個誠信和團隊意識的訓練,每個孩子按自己游的圈數拿橡膠圈,老師完全不監督。

在新加坡的十天裡,從公共秩序、交通安全、食品衛生等很多方面我都能看到新加坡公民良好的素質:在公共場所幾乎沒有管理人員監督,大家都很誠信、守秩序。比如我們沒有看見有人在公共場合吸菸;地鐵里沒有人吃東西、喝水;地鐵里乾淨得可以席地而坐;交通秩序良好,無論是公交車上還是地鐵上,都為老弱病殘設立了特殊座位,特殊座位上要麼是需要照顧的人,要麼就是空著。
這都體現了新加坡嚴格的法制和良好的公民素質,也許最初通過嚴格的法制去限制,但久而久之,已成為公民自然的習慣。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