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長發話:要用「持續的英才制度」代替「一考定終身」

「唯才是用」不是靈丹妙藥,新加坡要避免「一考定終身」,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在國會參加辯論闡述時說道。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認為,唯才是用制度是有可能導致「一考定終身」的情況出現,仿佛人生軌跡就此固定下來,難以改變。新加坡必須通過超越教育,貫穿人們一生的「持續的英才」(continuous meritocracy)制度,避免讓某一次測試或在一個時間點,決定一個人的終身成敗。
陳振聲說,每個人都在以不同的步伐成長,在不同的時間點表現出不同的能力,人生軌跡難以改變「不應該是新加坡社會的情況」。
了解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家長都知道,新加坡學生從小學畢業就開始面對分流,在小六會考中,成績優秀的學生有機會升入中學,成績靠後的學生則被分流到工藝教育學院。

學生的人生軌跡就通過這一次小學畢業考試,開始走向不同的人生方向。而這不只是新加坡學生的第一次分流。他們還有O考、A考,這些考試會繼續把學生們進行分流。
雖然分流制度為新加坡篩選出了無數的高端人才,但是「唯才是用制度」已經落後了。世界在不斷演變,新加坡需要更為靈活的教育制度,提供多種途徑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以此來保持新加坡的競爭力,避免與世界脫節。
因此,新加坡政府也發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如小六會考改革,全面科目編班製取代快捷源流Express、普通學術源流N(A) 和普通工藝源流N(T) 課程,以及新加坡A水準改革。
小六會考改革
從2024年起,新加坡將會有120所中學實行科目編班,快捷源流Express、普通學術源流N(A) 和普通工藝源流N(T) 分流制度將退出歷史舞台。
按照改革後的小六會考積分制,中學的孩子將會按照以下模式分流:

科目編班雖然還是按照小六會考的成績分配組別,但是改革後的學校將會接收每個班級有不同能力的學生。
同一個班級里的學生可能有之前快捷源流的學生,或者普通學術源流的學生,而這些學生都可以選讀適合他們自己水平的科目,G3的學習程度最高,相當於快捷源流,G1則相當於普通工藝源流。

不過,科目編班制目前不包括直通車學校、特選學校、工藝源流專校等單源流制學校。
A水準改革

從整體上來說,A水準改革里的這幾項調整是為了避免學生把學習重心過多地放在成績,減輕孩子的學業壓力,並鼓勵學生在感興趣的領域發揮創造力,而不是被成績牽絆。
對於2023年升入初級學院,2026年參加A考的學生來說,他們也終於有機會嘗試去追求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激發自己的潛質,而不再只是為了擅長某個學科,能在某個學科上取得高分數去修讀。
除了全面推行科目編班制和A水準改革,新加坡的理工學院和大專教育也更靈活地支持學生的學習需要,例如:理工學院學生可用更長的時間,完成學業。工藝教育學院學生也可以通過工讀專業文憑課程進修。新加坡也將提高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支持新加坡人在人生不同階段進修大學課程。
在教育改革下,新加坡嚴苛的分流制度將會逐漸被替代。
新加坡政府希望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新加坡學生們都能具有國際視野,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在這個複雜世界上茁壯成長,朝著他們的目標努力拚搏前進。並且,孩子也能真正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把終身學習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