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從人工智慧到量子計算,強大技術有望改變金融和其他行業的世界。這些創新能否在兌現承諾的同時也降低風險,就取決於企業現在和未來的領導人們。
我們很難、甚至不可能想像一個不存在自動化(automation),分析(analytics)和人工智慧( AI )「三重A」技術的世界。使用移動支付服務購買日常用品的人群以及採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金融機構都感受到了這些數字化顛覆技術的影響。同樣,使用分析工具來獲得可行的見解並改善其業務流程的企業也會感覺到這一點。不僅如此,新加坡等國在努力建設智能交通系統和其他智慧城市的特色時,也感受到了這一點。
關於新加坡的「智慧國家」願景,新加坡管理大學(SMU)信息系統助理教授兼商業信息技術碩士課程(AI 方向)
學術主任戴冰天說,實施人工智慧帶來的一些最大變化出現在物流和海事行業。例如,越來越多地使用計算機算法來決定如何安排船隻和車輛,或如何管理貨物和點對點交付。
「讓一個人考慮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來應對資源約束是很冗繁的。然而,計算機有更大的能力,系統地尋找這樣的解決方案,這個方面(計算機)比人的大腦有優勢,」戴教授說。
另一個令人興奮的新領域是量子計算,它可以同時考慮更多的信息,並允許所有可能的計算同時進行,而不是像現在的計算機那樣一次一個。換句話說,可以更快、更準確地處理大量數據。新加坡管理大學信息系統副教授兼商業信息技術碩士課程(金融科技分析學方向)學術主任 Paul Griffin 解釋說:「這將極大地、以指數方式加快大數據中大型數據集的計算速度。」
由於量子信息(或稱量子位)不具有確定的值,因此從理論上講,量子計算可以通過更好地預測股票價格和優化投資組合來撼動金融服務行業。它還可以使其他創建和使用AI系統的行業受益,更不用說刺激新化學品和先進材料的開發。
「如果我們考慮使用現有計算機已經實現的目標,並想像使用功能強大數百萬倍的計算機可以實現的目標,那真是不可思議的」,Griffin 教授說。事實上,領先的統計門戶網站 Statista 預測,到2029年,全球量子計算收入將從2019年的9000萬美元躍升至25億美元以上。

企業正在使用人工智慧高級分析從多個數據源挖掘關鍵洞見,以優化業務流程
培養本地人才
當然,在將任何初露頭角或未經測試的技術推向市場的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或許是一種破壞性的風險,而網絡安全是最受爭議的問題之一。在追求人工智慧應用的過程中,人們對個人數據保護和隱私表達了擔憂,尤其是在基於人們偏好的知識提出建議的用戶建模系統中。量子計算可以加強當前的加密方法,就像它可以輕易地破解它們一樣,這將影響到任何通過網際網路發送敏感數據的人,甚至可能破壞我們周圍的世界的穩定。
對於這些技術的發展——或者用戴教授的話說,是「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也存在很多倫理方面的擔憂。例如,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看似無限的潛力,讓我們有可能有朝一日能夠複製人類的大腦,從而對人類是否能夠、甚至應該與有意識的機器和平共處的想法提出了質疑。由於監管剛剛開始趕上新技術,設置這樣的界限的責任往往落在計算機科學家自己身上。
與更先進的西方國家和經濟巨獸中國相比,東南亞新興的科技生態系統仍處於起步階段,部分原因在於所需的巨額金融支出。儘管如此,該地區的一些參與者仍有機會探索這些技術。他說:「小型初創企業不可能輕易地製造出自己的量子計算機,但它們可以提供高技術諮詢服務,告訴人們現在和未來如何最好地使用量子計算機。初創企業遍布全球,其中很多在新加坡。」
由於預計未來10年亞洲地區對新數位技術的需求將急劇上升,因此,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來設計和運行計算機的工作現在就開始了。戴教授說:「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本地人才上,為人工智慧時代做準備。所有的人工智慧科學家都必須經過訓練,具備強大的技術技能和商業意識。」 新加坡管理大學(SMU)提供商業信息技術(Master of IT in Business , MITB)碩士課程,該課程包括三個方向:分析學、金融科技分析學和人工智慧。
在最近的QS商業分析碩士(Masters In Business Analytics)排行榜2020中,該項目連續第二年在亞洲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第14。

識別上方二維碼,了解更多MITB詳情
註:本文轉載於亞洲新聞台(CAN),本文由平台翻譯整理,翻譯過程中有少量刪減。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