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四,新加坡政府連放兩顆「重磅炸彈」,直接占領了新加坡人的社交網絡。
除了下周一開始不用戴口罩的新聞之外,還有一條更勁爆的消息,直接讓新加坡的教育圈沸騰了,英華小學Anglo-Chinese School (Primary)將在2030年搬遷到登加新鎮,並將在2030年開課後,從一所男校變成男女混校。

不過在2030年前已經在巴克路校區入學的孩子,將不會受到這次搬遷的影響,同時巴克路校區仍會在小學報名第一階段錄取有哥哥在該小學就讀的小一男生。
在2030年後,英華小學Anglo-Chinese School (Primary)的巴克路校舍的收生將逐漸減少,它將從2033年起與位於紐頓溫斯德路(Winstedt Road)的英華經禧Anglo-Chinese School Junior逐漸整合,並由英華學校經禧接管。

整合之後的英華經禧會分別在兩個校舍運作,直到約2039年,才會搬遷至巴克路校舍。
大家是不是已經被這兩所英華小學搞暈了,奶蓋幫大家劃個重點:即將搬去登加新城的這間英華小學Anglo-Chinese School (Primary)才是新加坡9所GEP小學之一,而留在市中心的這間英華經禧Anglo-Chinese School Junior只能說是還不錯的鄰里小學。
為了登加新鎮
直接搬遷一所GEP小學
新加坡政府這次的動作真的不小!

圖源:HDB
政府為了開發登加新鎮
下足了血本!
朋友們
如何在鳥不拉屎的地方
拉動房價、開發一個新區?
我們曾經的經驗告訴大家
只要遷過去一所頂級中小學
成立一個教育集團
建設分校A、B、C、D、E......

現在新加坡政府竟然也學會了這一招,為了這傳說中的登加新鎮下足血本,英華搬遷的消息一出,立刻有房產分析師,登加的房價要起價10%-15%。

圖源:8world新聞網
房價立竿見影啊!

圖源:HDB
《登加新鎮規劃》
登加新鎮,是新加坡建屋局繼榜鵝之後,時隔約20年再度開發的新鎮。

圖源:HDB
登加新鎮是新加坡第24個市鎮。市鎮占地700公頃,是一個集生活、工作與休閒為一體的居住環境。

圖源:HDB
這裡是各種黑科技和新概念試驗田
「無車、森林、田園」
怎麼樣?
登加新鎮規劃是不是很炫酷?
但是你覺得新加坡人
會選擇去那裡買BTO嗎?
其實有些時候投資房產市場也和股市一樣,只是交易對未來的預期,雖然政府對登加新鎮的規劃一直雄心勃勃,宣傳起來不遺餘力,但真實的效果遠不如搬遷一所GEP小學來得轟動!
2021年和2022年政府在登加新鎮推出的BTO項目,申請人數都不超過1.7倍,是非成熟區域中申請人數最低的。
雖然價格真的不貴!

圖源:Dollars and Sense
但是預期畢竟只是預期,就像在股市裡沒有人能夠準確地做到「高拋低買」,投資樓市預期也一樣,畢竟現在距離2030年還有8年,而因為疫情影響,規劃穿過登加新鎮的裕廊區域地鐵線今年才剛剛動工(最初的規劃建設時間有6~7年)。
真的時間好久啊!

這漫長的時間成本其實也是投資沉沒成本的一部分,在現在這個變化劇烈的時代里,未來會怎樣,誰也說不清楚!

圖源:8world新聞網
你會給孩子選擇
單性別學校嗎?
除了登加的房價讓大家朋友圈裡的房產中介沸騰了,這條新聞還有一個隱藏信息就沒那麼多人關注了。
那就是英華小學,作為英華中學的附屬小學,這所代表海峽殖民時代保留下來的英國貴族學校單性別傳統的百年老校(英華中學成立於1886年),即將變成一所男女混合學校。
男校變混校!
這一點在辣媽編輯部引發了大討論
畢竟我們這一代中國父母
因為自己教育經歷的原因
很多都是傾向於男女混校的
但是在新加坡
由於歷史和傳統的原因
明顯是單性別學校成績突出
特別是中學階段
四大中學全部都是單性別學校!

但是現在教育部也選擇
將一所頂級男校改變為混合學校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信號?
是新加坡政府也覺得混合學校更好嗎?

辣媽特意採訪了幾位孩子在單性別學校上學的媽媽,請他們幫大家講講:為什麼選擇單性別學校?孩子上單性別學校到底好不好?
朵媽
家有GEP女娃一枚,
通過第二輪後轉入了萊佛士女小
朵當年上小一的時候,我們也是因為糾結單性別學校與萊小失之交臂。
GEP之後最終為什麼選擇萊小,主要是考慮到GEP項目男女比例嚴重不均的特殊性,很擔心數理本就較弱的娃兒會被班上的男生虐成渣,成為墊底。

根據前輩們提供的經驗,不出意外的話,小升初時GEP項目的孩子們大多會升入初中的四大,也都是單性別學校,相當於只是提前三年做了選擇而已。
有趣的是,在選擇了萊小之後,在網上剛好查到一些關於單性別學校和混校之間的研究對比,根據2005年和2008年間美國政府所做過的研究,列舉出單性別教育的13大好處:
1 消除學習時男女之間的差異;
2 改善學生學習問題;
3 使女學生有更多擔任領導的機會;
4 改善師生關係;
5 促進師生互相尊重;
6 應對男女學習方法不同、興趣不同的問題;
7 避免性別不同的師生偏見;
8 改善學生學業;
9 改善較差學生的學業問題;
10 使學生專注於學業,而不是異性;
11 為學生提供更正面的模範;
12 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受社會、道德教育;
13 為公眾提供更多選擇。
*以上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具體內容來自公眾號:雞娃成長日記
不要問我是誰
公教小學小四娃媽
其實我覺得單性別學校和混校各有優勢啦,但我是偏向於單性別學校。
單性別學校成長環境比較單純,特別是青春期,男女都是懵懵懂懂,很多這個期間的生理問題,特別是女孩子,又比較敏感,如果面對男孩子,會很尷尬。而且像我的朋友孩子在Sota、德明這些混校的,很多中一就開始早戀了。
男孩子成熟比女孩子晚,興趣愛好和思維方式也不同,如果不同性別,老師肯定也不會分別要求和對待,可能一些比較敏感的孩子就會有很大的壓力。
但對於性格外向、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強的孩子,可能會覺得這樣的環境更好,更有利於競爭和互相學習。

Becky媽
家有鄰里女校小二生一枚
單性別學校的優勢就是,孩子看起來都是很乖巧,整體的華文和英文程度更高,秩序性很強。
但缺點就是小團體情況比較多,敏感的孩子在裡面可能會被孤立,這一點在女校特別明顯。而且孩子攀比情況個人感覺更嚴重。

作為新移民,我覺得混校很好。但是以前給孩子報名小學時因為不太懂,也是覺得單性別學校的孩子會更專注一些,就選擇了單性別學校。
如果能再次選擇應該會選混校,覺得孩子性格會更全面發展一些。
大家覺得單性別學校和混校
有什麼不同嗎?
大家是怎麼幫娃選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