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米其林
指南
2023年6月,米其林在其官網上公布了《米其林指南新加坡2023》的全部餐廳名單,在這份指南上一共有17家新檔口和2家推廣餐廳入榜。
目前新加坡入圍米其林指南的餐廳總數達到79家。今天呢,獅姐會針對截至2023年上榜的79家檔口和餐廳做一個整理,把當地最接地氣一些的街頭小吃和休閒美食分享給大家,讓大家的新加坡之旅不僅能夠大飽眼福,還能夠大飽口福。

Kok Sen (國成餐室)

蝦醬雞
Kok Sen是一家經營了將近50多年,以粵菜為主的老店,如今掌店的是他們家的第三代傳人。店內的食物主要以新加坡當地的特色菜為主,而這裡面最有名的應該是蝦醬雞莫屬了, 到了這家店一定要點一份來試試看。
蝦醬雞主要是用蝦醬汁裹上雞翅膀進行腌制以後,再裹上一層麵粉然後放進油鍋里烹炸。一般蝦醬的味道很濃並且帶有鮮香味,蝦醬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如鈣元素和微量元素,這些都是來自蝦子的本身成分。
如果蝦醬過咸,會影響蝦醬雞的口味。另外,火候和油鍋的溫度也是考驗一份蝦醬雞是否好吃的重要標準。
如果對海鮮過敏的話,可以試試他們家的其他菜,比如:砂鍋釀豆腐、黑豆牛肉河粉、豉油苦瓜排骨等,總有一款是你喜歡的。菜品的價格從15新幣到60新幣不等。
如果在就餐高峰期來這邊,等待的時間大概從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


地點:4 Keong Saik Rd, Singapore 089110
營業時間:中午12點到下午2點15 /下午5點到晚上9點(星期一不營業)
預估人均:60-70新幣
Coconut Club(椰子俱樂部)

一走進椰子俱樂部,整個人的身心仿佛立馬放鬆下來,店裡的裝飾是以白色係為主,柳條靠背的椅子搭配芭蕉葉印花的壁紙和令人愉悅的藍白瓷磚地板,這樣的裝修風格很容易喚起城市人心中的熱帶氛圍。坐在這裡也能讓人很快忘記旅途當中的疲憊感。
拿到菜單的時候,可以看到大部分菜都是以椰子作為原材料。據說這裡的印度咖喱是最暢銷的,喜歡印度料理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
其他菜呢,如ayam goreng berempah(沾滿香脆咖喱麵包屑的五香炸雞)以及加了香蘭、棕櫚糖和椰子奶油的西米布丁也同樣值得試一試。
來到這兒,必點他們的一道招牌菜,就是Nasi Lemak, 這道簡單而又美味的菜式,最早起源於馬來西亞,香噴噴的米飯在椰奶和香蘭葉中烹制而成。在馬來西亞它很常見,被認為是馬來西亞的國菜。同時也被認為是典型的馬來式早餐之一。
而馬來族作為新加坡的四大種族之一,也將這道菜帶來了新加坡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口味的變化進行了很多改良。
獅姐覺得Nasi Lemak 的靈魂在於它的Sambal醬(一種馬來風味的辣椒醬),和我們國內的辣椒醬非常不一樣,一定要去試吃一下。

Nasi Lemak
地點:69 Beach Rd, Singapore 199546
營業時間:早上11點到下午2點/下午2點到晚上9點半(星期一不營業)
預估人均:20-30新幣
Song Fa Bak Kut Teh (松發肉骨茶)

第一代松發肉骨茶的創始人在60年代末就開始在新加坡的柔佛路上,用手推車賣肉骨茶賺取生計,養家餬口。如今,這個家族的第二代人拿過接力棒,繼續經營該品牌。到目前為止,全島已經有10多家店。
和其他肉骨茶相比,他們家最大的亮點就是肉骨茶的湯,與其他一些以藥材為主的肉骨茶不同的是,松發的湯底顏色比較清澈,但是喝起來有種香濃的胡椒味。看似簡簡單單的一碗肉骨茶湯,但是烹飪的方法卻非常考究。據說他們家的湯是全部是用新鮮的豬骨熬制了十幾個小時以後才能備用。
每次去吃松發肉骨茶,獅姐都要叫上一碗白米飯,然後泡在湯里。就是因為想多喝幾口他們家的湯,而且如果湯喝完了,還可以免費蓄滿。
對於第一次品嘗新加坡肉骨茶的朋友,很有可能會被這個味道「驚訝」到,而且和我們國內的燉湯差別很大的是,肉骨茶以豬排骨為主料,其次就是它的湯,而國內的湯在內容上可能更加豐富一些。
所以,獅姐建議大家在點完肉骨茶之後,再點一些炒時蔬來搭配,這樣會更加符合我們國人的就餐習慣哦。

肉骨茶
地點:11 New Bridge Road, Singapore 059383
營業時間:周一到周日,早上10點到晚上9點
預估人均:20-30新幣
Hawker Chan(小販陳)

這家店當時入圍米其林榜單的時候,還上了新加坡當地很多的報紙,因為誰也沒有想到在大排檔裡面,一家普普通通的油雞面居然一夜之間火遍全島。
而更戲劇的是,這家檔口的老闆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報紙的頭條人物,直到這條新聞出來的幾天後,很多人慕名而來,在他的檔口外面開始排起長長隊伍的時候,他才知道他們家的油雞面已經被評為米其林3星了。
而那時,這家檔口的名字還是「廖凡香港醬油雞飯面」,成名之後,他們也開始走連鎖店的商業模式,隨後陸續在其他地方開店,為食客提供粵式醬油雞和叉燒肉。
大家如果去牛車水玩的話,可以去嘗嘗這家的有油雞面和叉燒,因為這家才是他們的總店。
地點:Chinatown Complet Market & Food Center, #02-126,335 Smith Street, 050335, Singapore
營業時間:周一到周日(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
預估人均:10-15新幣
Na Na Curry 南南咖喱

咖喱魚頭和羊肉咖喱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和我一樣,對咖喱有種莫名的喜愛。不管是日本咖喱、印度咖喱、還是這裡給大家推薦的娘惹咖喱,他們的味道各有千秋,不分上下。
所以如果有喜歡咖喱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家的咖喱魚頭,因為你可以把它當成一道開胃菜,而且是一道分量很足的開胃菜,兩個人點一份咖喱魚頭和一份炒菜就能吃得很飽。
魚頭咖喱裡面的配菜主要是茄子、秋葵和豆腐泡,新加坡的很多咖喱醬裡面都會放一些特別的香料醬和椰漿,而且大部分椰漿都是鮮榨的,吃起來的時候口裡會有一絲絲椰奶味脫穎而出。
如果你是一枚妥妥的「乾飯人」,咖喱和白飯算是絕配了。除了咖喱魚頭、他們家的咖喱羊肉和咖喱雞也很受歡迎,只是羊肉咖喱可能還是會有些許膻味,所以,大家在點菜的時候還是要謹慎哦。
地點:115 Bukit Merah View Market & Hawker Center, #01-47, Blk 115 Bukit Merah View, 15115, Singapore
營業時間:周一到周六(早上11點半到晚上7點)周日休息
電話:9106 4316
預估人均:25-20新幣
Fried Hokkien Mee(炒福建面)

在新加坡所有的大排檔裡面,可以看到有很多賣福建面的攤位,但是要在全島找到好吃的炒福建面,卻不多,甚至屈指可數。
位於黃埔路的炒福建面就在前不久入圍了米其林榜單,能在眾多的攤位裡面脫穎而出,在味道上,肯定有它的獨特之處,建議大家可以去試試這家。
福建面是用米粉和黃雞蛋面做成的,烹飪的時候需要經過大火爆炒,添加原料的順序也不能有誤,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影響這道菜的口感。
另外,每家賣炒福建面的老闆都會自制他們的獨家秘方,那就是他們在炒麵起鍋的時候所用的湯汁,湯汁調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它的味道,如果這道工序沒有做好,吃起來就會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炒好的福建面,上面一般都會鋪上一些蝦和魷魚,還有一粒酸柑,來增加鮮味。最後隆重登場的,就是Sambal 醬,隱隱感覺這是很多食物的靈魂呀,因為似乎很多食物擺盤的時候必須得有它。
地點:Whampoa Makan Place, #01-32, 90/91 Whampoa Drive 91, 320091, Singapore
營業時間:周一到周五(下午3點半到晚上11點),周六周日(下午2點到晚上11點半)
預估人均:10-15新幣
Birds of Paradise 天堂鳥冰激凌

來到新加坡,怎麼能不吃冰呢?雖說有悖養生之道,但是吃甜食的快樂,懂的都懂。
天堂鳥意式冰激凌店,第一家開在了東海岸的加東,加東街也是彙集了很多新加坡著名美食,比如加東Laksa,加東燒鴨飯、還有各種水果攤賣的榴槤,隨便選一家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天堂鳥的華夫餅筒全部都是自製的,限定口味是他們家冰淇淋的特色,有花香系、香辛系、果香系、香草系、大地系、堅果系、可可系 等,還可以選擇不同口味來混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