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加坡國立大學(NUS)以其無與倫比的學術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再次成為亞洲高等教育的標杆。
在最新發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NUS首次躋身全球前十,位列第8名,穩居亞洲第一。

這一年,NUS不僅在傳統學科領域持續領跑,更通過跨學科融合、國際化合作以及創新課程的推出,為全球學子打造了一個兼具學術深度與實踐廣度的教育生態。
無論是學生規模的穩步增長,還是科研與教學的突破性進展,NUS的2024年都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學術實力 全球排名與學科優勢的全面突破
全球排名創歷史新高
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NUS憑藉其研究影響力、國際化水平及僱主聲譽等綜合指標,躍升至全球第8位,成為亞洲唯一進入前十的高校。
這一成就標誌著NUS在學術競爭中的持續領跑地位,尤其是在工程、計算機科學和醫學等領域的突出表現,為其全球聲譽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科領域的領跑者
工程與科技
化學工程(全球第5)、土木與結構工程(全球第4)等工科專業表現亮眼,機械工程專業以1,077名本科生成為設計與工程學院規模最大的學科。

計算機科學
計算機學院以5,058名本科生成為熱門選擇,其中計算機科學(3,956人)和商業分析(1,102人)兩大專業備受國際學生青睞,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學科排名全球第6。

醫學與藥學
楊潞齡醫學院的醫學和護理專業共有2,645名學生,新開設的臨床藥學碩士課程以亞洲第一的排名吸引全球申請者,課程涵蓋藥物基因組學、老年病學等前沿領域。

跨學科研究的創新實踐
NUS通過聯合多學科項目(如計算機工程)和人文與科學學院的跨領域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融合工程、社科與藝術的創新學習路徑。

例如,計算機工程專業招收820名學生,強調技術與設計的結合。
學院與專業 規模擴張與多樣性深化
學生規模與結構
2024年NUS本科生總數達到31,827人,其中全日制學生占比96%(30,615人),男女比例接近1:1(男生16,413人,女生15,414人)。
國際學生比例約占30%,展現了校園的多元文化環境。
熱門學院解析
設計與工程學院(CDE):以5,813名學生成為規模最大的學院,機械工程(1,077人)、電氣工程(851人)和生物工程(724人)為三大熱門方向。

商學院:4,587名本科生中,工商管理(3,329人)和房地產(514人)專業競爭激烈,課程設置緊密結合亞洲商業實踐。

理學院:環境研究、藥學等方向持續發展,科學大類(4,544人)為探索基礎學科的學生提供豐富選擇。

新興學科的崛起
臨床藥學碩士:2024年新開設的課程聚焦「以患者為中心」的實踐技能,學費約24萬元人民幣,課程內容涵蓋藥物經濟學、老年病學管理等模塊,旨在培養高級臨床藥劑師。

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計算機學院新增的選修課程覆蓋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為學生進入高薪科技行業鋪路。

國際化戰略 全球合作與人才培養
學術合作網絡
NUS與清華大學等頂尖高校開展學術工作坊,聚焦城市治理、人口結構等議題,推動跨文化研究成果落地。
例如,雙方社會學系聯合探討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與社區網絡的關係。
國際生支持體系
獎學金與費用
優秀本科生可申請學費減免(10,000-30,000新元/年),研究生獎學金覆蓋部分學費(最高60,000新元)。

入學要求
本科申請需雅思6.5或托福92,部分專業要求SAT成績;碩士申請注重學術背景匹配度,臨床藥學等課程需提交藥學相關學位證明。
就業競爭力
NUS畢業生在新加坡就業市場備受青睞,工程、計算機、商科等領域起薪達5,000-8,000新元,部分學生通過跨國企業實習計劃提前獲得錄用資格。
校園生態 設施完善與終身學習
住宿與學習環境
本科生宿舍配備健身房、自習室和社交空間,醫學院宿舍鄰近教學醫院,方便臨床實踐。
非全日制學生可通過繼續教育學院攻讀商業分析、供應鏈管理等實用課程。

文化與活動
楊秀桃音樂學院(231名學生)定期舉辦國際級演出,學生社團涵蓋機器人、創業、環保等主題,全年活動超過200場,為跨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未來藍圖 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科研與綠色校園
NUS計劃在2025年前增設碳中和實驗室,並將可持續設計融入新校區建設,呼應全球環保趨勢。

教育模式革新
通過混合式教學(線上課程+線下實踐)和微證書項目,NUS致力於為留學生提供更靈活的學習路徑。
例如,數據科學課程引入實時案例分析與行業合作項目。
新加坡國立大學2024年的成就,不僅是數字的增長,更是教育理念的升華。

從尖端科研到跨學科協作,從職業導向課程到包容性校園,NUS為全球學子打造了一個兼具學術深度與實踐廣度的平台。
未來,NUS將繼續以創新為引擎,引領亞洲乃至全球高等教育的下一站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