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政府根據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的規劃,不斷地做出學校教育和升學考試政策的調整。
未來兩年,新加坡政府教學體系中將會有這些安排陸續開始實施。
中小學 取消中小學所有年中考試
從今年起,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將取消所有年級的年中考試。這樣的安排能為孩子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而老師也將有更多時間來進行教學規劃。
取消年中考試後,每學期可騰出約三周的課時,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更多21世紀的技能,如創新思維、適應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等等。

這一舉措從2019年開始陸續在中小學不同年級中試行。從2019年起,教育部已取消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各個考試,中一學生也免考年中考試。
前年至去年,學校逐步取消小三、小五和中三的年中考試,讓這些屬於過渡階段的學生有更多時間適應更高的學習要求。
中學 「統一的中學教育,多元的科目分班」
從明年(2024年)起,政府中學將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不再有快捷、普通源流之分,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
在2024年入學的中一學生,會依舊根據小六會考的成績報讀中學,並根據三個小六會考積分段來決定他們將修讀哪一個課程的科目。比如成績在第一分段的學生,大多數都將修讀中學水準1的科目。
科目編班全面計劃
原本的普通工藝源流(Normal Technical)的科目將被歸為中學水準1(General1,G1)
原本的普通學術源流(Normal Academic)的科目將被歸為中學水準2(General2,G2)
原本的快捷源流(Express)的科目將被歸為中學水準3(General3,G3)
類似於初級學院的輔修(H1)、主修(H2)和深度主修(H3)等級。
此外,教育部更計劃從2027年起,N水準和O水準會考將整合成統一的全國考試。屆時,全國統考成績單上會列出學生所報考的科目和級別,首批參與統考的學生將會是2024年入讀中一的學生。
教育部部長王乙康指出,分流制和科目編班是有很大的差別。分流制將教育劃分為不同源流的課程,學生被編入各別源流。

「每一個源流就像一個大瓶罐,你可以將不同的餅乾放入瓶罐內,但當你將罐子標上『黃梨塔』的時候,罐內所有的餅乾都會被歸類為同樣的食品,不管是準確或不準確。」
而科目編班制更像是「打破瓶罐」的作法。學生有機會根據在個別科目上的能力,選擇不同程度的課程,避免再被標籤化。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繼續享有因材施教帶來的好處,同時減少負面的標籤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