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絢麗宮燈,高懸迎風

宮燈是設計更加精緻的燈籠。在這次濱海灣花園的中秋燈展中,宮燈主要集中懸掛在兩處。一處在大鐵樹林下的一條過道邊,一處在灣沿大亭(Bayfront Pavillion)里。大鐵樹下的十幾盞宮燈懸掛在路邊整齊排列的彩柱上,讓人看了有步入宮廷的感覺。


灣沿大亭中的幾十盞宮燈緊密地排列在一起,令人感受到更加濃烈的節日氣氛。



現在又到了吃點東西,中場休息的時間。



雞魚蝶兔,遍地開花

為了烘托整個濱海灣花園的氣氛,一些小型的動物彩燈延續不斷地排列在路旁。這些彩燈填補了大型彩燈間的空白,使得花園沉浸在一片燈海之中。









七彩燈籠,桿頭高掛

與宮燈的精緻與高貴比起來,日常的燈籠則顯得樸素和奔放。這組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燈籠集中懸掛在一座木板橋上方的竹竿上。









古老傳說,重現走馬

中秋少不了嫦娥奔月的傳說。與許多別的華夏遠古傳說一起,嫦娥奔月的傳說被記載在《淮南鴻烈》中。這些遠古傳說映現著原始先民對世界的想像。顯然,太陽系中從沒出現過十個太陽。十個太陽是先民們對炙熱氣候的詩性的感受。而像后羿這樣的英雄在許多民族的遠古傳說中都有。

嫦娥奔月的傳說在這次濱海灣花園的中秋燈展中又找到了一個嶄新的表現方式。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的故事被印在一個巨型的走馬燈上。整個走馬燈則被隱藏在外圍的屏風之中。遊客走入走馬燈與屏風之間,從遠處望去仿佛也進入畫中。


生肖青花,月光噴發

瓷器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性元素。中國的瓷器製造技術經過唐三彩之後,在明代臻於完善。西方人就徑直把瓷器稱為「china」。十九世紀時,黑格爾對中華文化大加貶斥,但他不得不承認,西方的瓷器製造技術與中國還有差距。
